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国旅游网 2023-03-01 03:31 编辑:admin 290阅读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西安鼓乐,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2、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绥米唢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曲牌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

3、白云山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即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是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并成为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音乐之一。

4、宜川胸鼓是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经由古代战争中人们擂鼓助战,传递信号,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来,原名花鼓。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宜川县文化馆获得“宜川胸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5、华阴迷胡是陕西华阴当地的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华阴人过去一直把当地的“迷胡”叫曲子,或小曲,可见它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也叫“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华阴市迷胡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华阴迷胡”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鼓乐,百度百科-绥米唢呐,百度百科-白云山道教音乐,百度百科-宜川胸鼓,百度百科-华阴迷胡

陕西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俗文化?

‍‍陕西有八大怪,大多都是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老碗似盆分不开、家家房子半边盖、有凳不坐蹲起来、妇女手帕头上戴、秦腔大戏吼起来。‍‍

‍‍十面锣鼓这是陕西地方民间舞蹈之一,这是将社鼓、社锣用背弓架挂于胸前,由一名马锣手指挥,这是民间社火以及氏族社祭鼓舞。他们穿的衣服也特有范,而且颜色还很区分,也相当于是将谁干什么,谁干什么都区分出来。皮影戏,这个我们会经常在电影中或者电视剧中看过,真的非常精致,而且很灵活多巧。这是源于清代初叶,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文化众多,不过要说陕西最著名的文化遗产,第一肯定是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而陕西则是秦腔发展的重镇,陕西宝鸡的西府秦腔则是最古老的口音。‍‍

‍‍提线木偶是我国目前现存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剧种之一。合阳人把提线木偶戏爱称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或者“小戏”,它是陕西东府特有的一个古老剧种。合阳提线木偶起于汉,而兴于唐,繁荣于明清。尤其在明清,流派纷呈、名角辈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合阳面花面花在合阳又叫“花馍”、“花馒头”,它既有可看的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面花艺术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民俗内涵丰富,婚庆、做寿、满月、祭祀等民间活动都有相应的面花。合阳县面花久负盛名,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