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种疾病病后可以申请低保或残疾证?

出国旅游网 2023-02-08 19:09 编辑:admin 150阅读

中国哪种疾病病后可以申请低保或残疾证?

有眼疾、手、脚、聋哑、及精神病等,经市级有资质鉴定的医院鉴定评残结果,符合条件的,向残疾人办公室申请,可办残疾证的。

残疾补贴: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此前对低保家庭内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当地低保标准120%发放低保金,城乡分别发放每月80元和60元的重残补贴金。非重度残疾人在根据收入补差发放低保金的基础上,再按照低保标准增发20%。

向低保审批部门递交申请低保所需材料:

一、城市低保

1、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要说明以下事项:

①申请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收入情况。

②已婚子女家庭收入情况。

③收入情况包括:申请人本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及已婚子女家庭收入的:工资、奖金、补贴;离退休费、社会养老金、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金;赡养费、抚(扶)养费收入;各种劳务收入;出租或者变卖家产收入;储蓄存款;其它收入等。

④家庭财产情况。包括:房产(套数、建筑面积)、车辆、注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钢琴、电脑、空调、冰箱、名贵宠物、其他高档电器。另外注明: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2、申请人应提供的证件: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失业证原件、复印件;残疾证原件、复印件;住院病历首页复印件。

3、申请人应提供的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包括已婚子女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有工作单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出具收入证明;无工作单位的人员,由社区居委会调查了解后出具收入证明。

二、农村低保

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要详细说明家庭收入情况,致贫原因。并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是残疾人的提供残疾证复印件,因病致贫人员提供近期住院病历首页复印件,申请人提供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和已婚子女家庭成员收入证明等材料。

怎么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流程

      1、要申报的主体单位提出申报申请;

      2、所在的区(市)文化行政部门和区非遗专家的评审;

      3、通过后的提交到本区(市)的人民政府审批;

      4、审批通过后公布为本区(市)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在的区(市)文化行政部门通过公布的区级名录提出推荐;

      6、报送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申请;

      7、在市文化行政部门和市非遗专家的评审;

      8、通过后的提交到市人民政府审批;

      9、审批通过后公布为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属市直属单位的可以直接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申请。

      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第三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 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

      (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五)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六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七条 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八条 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第九条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

      第十条 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一条 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二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三条 评审委员会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和专业咨询。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

      第十四条 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行评审,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十六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

      第十七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十八条 国务院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十九条 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相应支持。同时,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第二十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评估、检查和监督,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视不同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除名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