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州牙刻
扬州牙刻作品小中见大,以刀痕再现笔墨意趣,神韵超出方寸之外。牙刻艺人在象牙上书画,横竖点捺、皴擦烘染、干湿肥瘦、意随刀至,一刻而就,落墨而毕。
不仅以细微见功力,更重要的是笔法有致,刀到之处浓淡粗细,阴阳向背均有体有势,由于象牙微刻字迹很小,刀尖的转动不能笔笔窥见,施艺者常以腕力把握为主,目力为次,刻制时屏息静气,一气呵成,以自身扎实的书法、绘画功底,以铁笔再现书画水墨韵味,神韵盎然,堪称绝妙。
2、 昆曲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亦称昆剧、昆腔。明初产生于江苏苏州、昆山一带,创始人顾坚在对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整理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曲的雏形――“昆山腔”。为当时四大声腔之一,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3、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4、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项目。
该技艺是以木匠领衔,集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建工种于一体的建筑技艺,能巧妙运用各种营造手法,使山石、水池、花木、亭榭等在有限的空间内步移景换、变化无穷、宾主分明,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等特征,尤以奇巧的梁架结构、精美机变的腰檐转角最具特色,给人以“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感。 “金刚腿”和石门框结构的设计,体现了香山帮匠人的匠心独运。
5、苏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现改为街道)刺绣最为有名。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文化厅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
2006年1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 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文化厅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43号)精神,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初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审议,推荐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37项。
1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镇江市
2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宜兴市
3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东台市
4
吴歌
民间文学
江苏省苏州市
5
江南丝竹
传统音乐
江苏省太仓市
6
海州五大宫调
传统音乐
江苏省连云港市
7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8
昆曲
传统戏剧
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9
苏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苏州市
10
扬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扬州市
11
苏州评弹
曲艺
江苏省苏州市
12
扬州评话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3
扬州清曲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4
桃花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5
剪纸(扬州剪纸)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6
苏绣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7
扬州玉雕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8
泥塑(惠山泥人)
传统美术
江苏省无锡市
19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20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1
宋锦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2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3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24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5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7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8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29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30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31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2
制扇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3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4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5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36
秦淮灯会
民俗
江苏省南京市
37
苏州f直水乡妇女服饰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37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镇江市
2
梁祝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宜兴市
3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东台市
4
吴歌
民间文学
江苏省苏州市
5
江南丝竹
传统音乐
江苏省太仓市
6
海州五大宫调
传统音乐
江苏省连云港市
7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8
昆曲
传统戏剧
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9
苏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苏州市
10
扬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扬州市
11
苏州评弹
曲艺
江苏省苏州市
12
扬州评话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3
扬州清曲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4
桃花坞木版年画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5
剪纸(扬州剪纸)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6
苏绣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7
扬州玉雕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
18
泥塑(惠山泥人)
传统美术
江苏省无锡市
19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20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1
宋锦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2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3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24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5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7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8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29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30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31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2
制扇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3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4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5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36
秦淮灯会
民俗
江苏省南京市
37
苏州f直水乡妇女服饰
民俗
江苏省苏州市
折叠江苏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7项,其中扩展17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备注
1
高邮民歌
传统音乐
江苏省高邮市
2
海门山歌
传统音乐
江苏省海门市
3
常州吟诵
传统音乐
江苏省常州市
4
天宁寺梵呗唱诵
传统音乐
江苏省常州市
5
无锡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江苏省无锡市
6
东坝大马灯
传统舞蹈
江苏省南京市
7
邳州跑竹马
传统舞蹈
江苏省邳州市
8
淮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盐城市
9
锡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无锡市、常州市
10
淮海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淮安市、连云港市
11
童子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通州市
12
徐州梆子
传统戏剧
江苏省徐州市
13
扬州弹词
曲艺
江苏省扬州市
14
徐州琴书
曲艺
江苏省徐州市
15
南京白局
曲艺
江苏省南京市
16
建湖杂技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江苏省建湖县
17
苏州玉雕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8
光福核雕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19
邳州纸塑狮子头
传统美术
江苏省邳州市
20
常州梳篦
传统美术
江苏省常州市
21
丰县唐人贡
传统美术
江苏省丰县
22
扬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市
23
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江都市
24
南京宝庆银楼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25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6
兴化传统木船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兴化市
27
丹阳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丹阳市
28
金坛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金坛市
29
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30
金坛抬阁
民俗
江苏省金坛市
31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金坛市
扩展
32
靖江宝卷
民间文学
江苏省靖江市
扩展
33
吴歌
民间文学
江苏省无锡市
扩展
34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广陵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
传统音乐
江苏省常熟市、扬州市、南京市、南通市、镇江市
扩展
35
十番音乐(楚州十番锣鼓、邵伯锣鼓小牌子)
传统音乐
江苏省淮安市、江都市
扩展
36
骆山大龙
传统舞蹈
江苏省南京市
扩展
37
扬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镇江市
扩展
38
柳琴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徐州市
扩展
39
杖头木偶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扬州市
扩展
40
剪纸(南京剪纸、徐州剪纸、金坛刻纸)
传统美术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金坛市
扩展
41
苏绣(无锡精微绣、南通仿真绣)
传统美术
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
扩展
42
徐州香包
传统美术
江苏省徐州市
扩展
43
竹刻(无锡留青竹刻、常州留青竹刻)
传统美术
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
扩展
44
泥塑(苏州泥塑)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扩展
45
灯彩(秦淮灯彩、苏州灯彩)
传统美术
江苏省句容市、苏州市
扩展
46
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
江苏省苏州市
扩展
47
溱潼会船
民俗
江苏省姜堰市
扩展
折叠江苏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4项,其中扩展19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备注
1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丹阳市
扩展
2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江苏省赣榆县
扩展
3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传统音乐
江苏省徐州市
扩展
4
茅山号子
传统音乐
江苏省兴化市
5
龙舞(直溪巨龙)
传统舞蹈
江苏省金坛市
扩展
6
竹马(蒋塘马灯舞)
传统舞蹈
江苏省溧阳市
扩展
7
跳马夫
传统舞蹈
江苏省如东县
8
京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淮安市
扩展
9
泗州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泗洪县
扩展
10
木偶戏(杖头木偶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
扩展
11
淮剧
传统戏剧
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
扩展
12
滑稽戏
传统戏剧
江苏省苏州市
13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曲艺
江苏省演艺集团
扩展
14
扬州评话
曲艺
江苏省演艺集团
扩展
15
小热昏
曲艺
江苏省常州市
扩展
16
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
传统美术
江苏省苏州市
扩展
17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扩展
18
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
扩展
19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扩展
20
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扩展
21
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扩展
22
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23
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江苏省江都市
2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
江苏省江阴市、南通市
扩展
折叠江苏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江苏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28
东海孝妇传说
江苏省连云港市
三、传统舞蹈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
Ⅲ-115
洪泽湖渔鼓
江苏省洪泽县
3
Ⅲ-115
洪泽湖渔鼓
江苏省泗洪县
八、传统技艺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
Ⅷ-238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一、民间文学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
Ⅰ-13
宝卷(吴地宝卷)
江苏省苏州市
二、传统音乐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Ⅱ-27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江苏省金湖县
7
Ⅱ-138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
江苏省镇江市
8
Ⅱ-139
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
江苏省句容市
七、传统美术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Ⅶ-18
苏绣(扬州刺绣)
江苏省扬州市
10
Ⅶ-27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浅刻)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11
Ⅶ-94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江苏省如皋市
八、传统技艺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Ⅷ-98
陶器烧制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13
Ⅷ-153
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
江苏省连云港市
九、传统医药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Ⅸ-2
中医诊疗法(丁氏痔科医术)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15
Ⅸ-2
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
江苏省扬州市
十、民俗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Ⅹ-2
清明节(茅山会船)
江苏省兴化市
17
Ⅹ-84
庙会(泰伯庙会)
江苏省无锡市
18
Ⅹ-84
庙会(苏州轧神仙庙会)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19
Ⅹ-84
庙会(金村庙会)
江苏省张家港市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共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而在这39项非遗里,江苏本土出产以及与江苏有关的文化瑰宝占了8项,数量上居全国第一!
不看不知道,江苏味儿的世界级宝藏竟然有这么多!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在2001年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琴发展史上的众多流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发源于江苏。如扬州的广陵派、常熟的虞山派、南京的金陵派、南通的梅庵派、苏州的吴门派、镇江的梦溪琴馆和徐州的铜山琴馆。
管平湖、梅曰强、刘少椿等大师也出生在江苏并长期在江苏活动,因此,江苏当之无愧的是古琴艺术的大省。其中常熟又被称为“古琴之乡”,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就曾在这里举行。
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2009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江苏剪纸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徐州、扬州、南京、常州金坛和和南通一带,已有千年历史,其中尤以扬州剪纸和南京剪纸的历史跨度最长,影响最大。另外,徐州邳县的剪纸也是全国南方派秀丽多姿的代表风格之一。
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有趣的是,“中国端午节”的申遗是由“三省四地”联合打包――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其中,苏州端午节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纪念屈原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并且习俗出现较其他地区早300多年。
雕版印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作为雕版印刷技艺的核心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木结构营造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汉族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
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200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负责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地区的代表性技艺为苏州香山帮,香山帮是我国古建史上一个著名的建筑流派,集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尤其以木工见长,有“天下木工皆出于香山”的美誉。
蚕桑丝织
蚕桑丝织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浙江、江苏、四川三省联合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正式入选。
5000多年前,江苏先民已经从事丝绸生产,1840年以后,近代机器丝绸工业在江苏悄然兴起。江苏地区的代表性技艺为苏州缂(kè)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
云锦
云锦又称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因色泽光丽灿烂,状如天上云彩,故名云锦。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的重要特征是大量用金(圆金、扁金)做装饰,用色丰富自由,纹饰醒目。其品种主要有三类,即库缎、库锦、妆花。
现代只有南京生产,称为“南京云锦”。现在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
1、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2、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2009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蚕桑丝织,浙江、江苏、四川三省联合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正式入选。
5、云锦,又称为南京云锦。现在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