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的目录

出国旅游网 2023-06-01 09:44 编辑:admin 298阅读

一、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的目录

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

第4章 城市规盯衡划的价轮笑值 第5章 生态与环境

第6章 经济与产业

第7章 人口与社会

第8章 历史与文化

第9章 技术与信息 第10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第11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第12章 城乡区域规划

第腊则含13章 总体规划

第1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5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16章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第17章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18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19章 城市设计

第20章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第21章 城市开发规划

第22章 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规划专业考研怎么复习比较好?下学期就得开始准备啦!请各位师哥师姐给我一点建议哦!

第一轮读课本打基础。考研考的主要是你的基础知识,而国家教育部仅仅公布的仅仅是考研大纲。如果说大纲是骨架的话,其中的内容就是要你通过读课本丰满起来。这一遍读课本一定要细,而且要扎实。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一轮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考研大纲把重要的内容做成笔记,不仅下轮复习可以用,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深加工的过程,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第二轮查缺补漏,复习课本。第一轮做的笔记在这一阶段就更有用处了,拿出自己做的笔记,对照着进行查缺补漏,现在的课本没有能够涵盖科目中所有知识点樱物的。在你平时使用的书里有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就需要参照其它课本甚至是期刊杂志添加到你的笔记中。不要忘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要添加没有看到过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整理的笔记和课本的复习。因为重要的知识点在市面上的教材上都会出桥碰现,所以每一个学科的最重要的知识在第一阶段你已经敏颂谈整理到你的笔记上了。

第三轮就是冲刺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准备问答题。经过前两轮的努力,笔记已经是非常完备了,这个时候离考试只有一个月左右了。各门课程都到了冲刺阶段,对于专业课不能仅是全面的复习,要有重点的进行背诵,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出问答题的知识点要充分准备以应对不同的提问方式。

至于需不需要报辅导班,要看你的实力,感觉实力不足的话,最好现在抓紧时间,因为考试时间也就剩下半年了

如果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的话应该是城乡规划学吧,北林的这个学校考试科目包括城乡规划基础理论以及城市设计快题两个科目。北京林业大学的该专业有专业课命题大纲和参考书目,可以按照书目和大纲进行复习,后期可以联系在校师兄师姐寻求指导。

城乡规划学 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城市设计》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试题分数:150分,分为一、二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90分,第二部分60分。

考试时间:6小时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

内容:城市公共中心、历史地段、居住区、滨水开放空间等地段的城市设计,面积约为10-20公顷。包括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1000)、规划分析图(比例不限,包括功能结构图、绿地景观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等),以及表达设计意图的整体鸟瞰图,简要的设计说明。

所有设计内容绘制于不少于2张A2图纸上,可以是白色绘图纸、硫酸纸、拷贝纸(无任何标记),图纸由考生自备,绘图表现形式不限。

第二部分:重点地段景观设计

内容:在第一部分设计成果基础上,选取不小于2公顷的重要公共地段(应包含公共建筑、公园、广场或公共绿地)进行景观深化设计。

设计成果应包括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200至1:500)、以及表达设计意图的透视图,简要的设计说明,绘制于不少斗迟于一张A2图纸上。可以是白色绘图纸、硫酸纸、拷贝纸(无任何标记),图纸由考生自备,绘图表现形式不限。

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试题分空吵李数: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二)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城市规划基本原理和中外城市建设历史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如下:

1)城市发展历史及影响因素,主要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前沿动态

2)城乡规划内容、城乡规划体系及管理法规

3)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规范要求

4)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5)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三)主要参考书籍:

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碰好》,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版)》,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董鉴泓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三、城市设计的意义

问题一:城市设计的意义? 关于城市设计的定义Ketvin Lynch说:。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Gerald Crane指出:“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的设计。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引自《城市设计的实践》)。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空间环境质量正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质行数量意味着空间环境优越的程度,应用到城市就取决于使人愉说的自然联系,尺度、趣味的匹配和消除不协调的对比。纵观今昔,质量意味着文化遗产,持续存在的事物和价值。对于城市居民,它意味着好的生活和理所当然地采取一定措施确保安全、健康、舒适、娱乐和方便。空间环境质量还必须包括提供生活的私密性、兴趣活动和取得成就的机会。

问题二:创建设计试点城市的意义是什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 ***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城市设计工作。

一、试点目的和意义

《 ***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我国城市数量多,差异大,很多地方对城市设计工作缺乏经验,通过选择有条件的城并带消市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对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绝知意义。同时,通过开展城市设计试点,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积累经验,推动提高各地城市设计水平。

二、试点工作内容

城市设计试点工作自2017年2月开始,时间为2年。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一)创新管理制度。研究创新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的目标。

(二)探索技术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适用的城市设计技术路径,鼓励使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保证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好用、适用。

(三)传承历史文化。探索通过城市设计,精细化管理城市各类空间,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延续城市文脉。

(四)提高城市质量。结合城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通过城市设计工作,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三、试点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试点城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进工作,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和特色。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省(区、市)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督促试点工作方案落实。我部每年将组织对各试点城市的工作进行评估。

(二)突出工作重点。要将城市设计作为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的有效抓手,从城市实际出发,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保持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要创新开展城市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城市和问题,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突出做好城市核心区和中心地区、历史风貌地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以及滨水地区和山前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各试点城市每年要编制一批具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实效的城市设计成果。

(三)完善保障措施。要培育建立熟悉本地情况的城市设计队伍,加强相关培训,增强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强化城市设计的实施,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在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加以落实,将城市设计要求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发挥城市设计精细化的管理作用。

(四)总结推广经验。各试点城市要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提高试点工作成效。各试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报送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每季度向我部报送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我部将搭建试点工作宣传平台,推动试点城市之间的交流,向全国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问题三:历史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10分 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社会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居民社会行为习惯与文化价值观点,是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需求。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利用城市规划的手段使城市朝着居民理想的方向发展,才能营造建设充满文化内涵的及独具特色的城市。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营造管理经验。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只有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避免我们以后我们的建设活动走弯路。

通观人类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我们才能总结出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城市发展与时代特征、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等要素的关系的规律。只有认识、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问题四:详解城市规划的四大方面作用是什么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城市规划都有哪些作用呢?会给社会公共利益及人居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同时也需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城市规划又叫都市计划或都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一、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展开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但纯粹的市场机制运作会出现“市场失效”的现象,这已有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予以了论证。因此需要 *** 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这种干预的手段是多样的,既有财政方面的(如货币投放、税收、财政采购等),也有行政方面的(如行政命令、 *** 投资等),而城市规划则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配置的调控,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所以需要干预,关键在于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使用活动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各项建设中,私人开发往往将外部经济性利用到极致,而将自身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推给了社会,从而使周边地区受到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外部不经济性是由经济活动本身所产生,并且对活动本身并不构成危害,甚至是其活动效率提高所直接产生的,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情况下,活动者为了自身的收益而不断提高活动的效率,从而产生更多的外部不经济性,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是市场本身所无法进行调整的。因此,就需要公共部门对各类开发进行管制,从而使新的开发建设避免对周围地区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保证整体利益。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城市是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当大量的人口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区时,就形成了一些共同利益要求,比如重组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公园、游憩场所等)、公共安全、公共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同时还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的保护等等。这些内容在经济学中通常都可称为“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这些物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使用,而且都能从使用中获益,因此对于这些物品的提供者来说就不可能获得直接的收益,这就与追求最大利益的市场原则不一致。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市场不可能自觉地提供公共物品。这就要求 *** 的干预,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中 *** 干预的基础之一。城市规划通过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分析,结合未来发展的安排,从社会需要角度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安排,并通过土地使用的安排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基础,通过开放控制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损害。比如,根据人口的分布等进行学校、公园、游憩场所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布局,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并且使用方便,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能使设施的运营相对比较经济、节约公共投资等。同时,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保证各项公共设施与周边的建设相协同。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等,通过空间管制等手段予以保护和控制,使这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使公众免受地质灾害的损害。三、协调社会利益,维护......>>

问题五:帝王城市设计的优缺点和意义 城市设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DD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是旅途上各种故事集中发生的地方,类似地,节点也与区域的概念有关,因为核心点通常就是地区的焦点,是它们的磁力中心。无论何种情况,几乎任何一幅意象图中都会有节点标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就是主宰全局的特征。

问题六:为什么说研究城市形态对城市设计有重要作用 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是从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开始的。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极其复杂而又扑朔迷离。应当看到城市组成因素的多元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其相关性不像数学中那样一一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兼容性,即使是较容易被我们认知的城市物质形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亚历山大以数学 *** 论提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他认为城市并非树形结构,不易理解和处理,城市好似关网络形,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具有有机性,难于想象且不易处理。然而,城市建设者并不是面对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设计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幻想。当建筑师接受业主委托,面对所处的基地时,所谓城市设计的工作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我国,一般是指前两个层次的内容。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

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

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问题七:如何理解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72页-75页

和谐城市的思想。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永续发展的初衷是未来应对危机,核心诉求是人类生存方式。和谐发展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中社会、经济、生态的永续发展构成了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三种因素不同诉求的相互冲突,永续的状态来源于冲突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