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概念最早由哪儿提出来的

出国旅游网 2023-04-10 10:51 编辑:admin 116阅读

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

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泰勒的科

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管理实践,但是,

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

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

们注意到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

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

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

的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

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

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八十年代初,人们注意到了文化

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一企业文化,它

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

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在内等的非结

构性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

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

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

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

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

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

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

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

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

评估的研究。至今,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

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

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

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

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理论探

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

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

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

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如: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2]、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3]、企

业文化与企业环境[[4]、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5]。

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Kim S. Cameron and Sarah J. Freeman用现场调的方法以334家研究机构为样本,研究了文化整合、文化力量和文化类型与组织

效益之间的关系[[6]0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母斯•核斯克特教授总结了他们

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

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

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

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

业兴衰的关键因素[f}l0

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Daniel R.Denison和Gretchen M. Spreitzer介绍了

竞争价值框架,描述在此框架下所定义的四种主要的文化指向,目的在于探讨竞

争价值模型对于研究组织文化的用途[[35]0

克罗拉多大学工商研究生院的Raymond F. Zammut和华盛顿.美国医学院学会

的Jack Y Krakowe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混合研究的范例;密西根大学工商管

理学院的Robert E. Quinn和Gretchen M.Spreitzer表明了不同文化类型与生活质量

之间的密切关系。

1997年,Pierre DuBois&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 Model),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

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1)社会经济环境(包

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3)对工

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

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5)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

属感等));(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7)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

人价值观等))f9]。

Roger Harrison & Herb Stokes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同具有的四种文化,在此基

础上,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相应的变化,这种诊断可用于团队建设、组织发展、提

高产量等[[io]0

Kim S. Cameraon & Robert E. Quinn为诊断组织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

测量工具,为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

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l。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

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

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

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

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

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2.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

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

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在我国,许多

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12]

“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

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

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

(2)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

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貌[13]0

(3)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

行为准则和习惯[14]。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

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

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中国的企业

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

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

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中国企业文化研

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

部自己探讨,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同时也难以

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

发展。根据对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二十

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

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

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2)加强企业文

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3)加强企

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

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

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我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探索的

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

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

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

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这个对安全管理有帮助吗?我想从古代古人就有安全这个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