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特勒为什么有人种观?
首先,必须承认,人种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是人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不同的文化习惯的滋养而形成。但更为重要的是,差异不代表优劣,把个人的主观喜好作为事实判断的依据,就会形成种族主义,这就是人种观的荒唐之处。
德国历史上的各种思想理论非常发达,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等等。希特勒并不是人类学的专业学者,早年读过一些人类学家、哲学家的著作,在潜意识里形成了改良人种的思想。不可否认,希特勒有他天才的一面,在他当政之初便集中德国思想理论界的精英人士,将他的改良人种设想进行整合、包装、宣传;服务于政治需求和战争依据,得到绝大多数德国人民的支持,而希特勒本人对这种畸形变态的思想深信不疑。
他自认为有替天行道的荒谬使命感,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德国人民辉煌明天的重担,把自己当做牧人,把政治、宗教分歧的国家民族当做牲畜。基于此,他率先对犹太人举起了屠刀,但不仅仅如此。
一、对本民族进行种族净化。
1933年,就在希特勒上台的当年,下令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女子护士部队。然而这支队伍却不是充实到军队中充当医护兵的。希特勒给护士部队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消灭“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纳粹认为,残疾人、低能儿都属于社会的负担,长期下去会拖累整个种族的进步。当时这些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人”要为自己的国家所做的贡献就是绝育,以确保这种缺陷不会传给下一代德国人。
1934年,原本用于治疗天生残疾和智障的1000万马克花费被挪用到了军费当中。于是干脆连绝育都省了,这支护士军得到的第二项命令就是“种族净化”,把原本用于节育的药物换成了吗啡,对那些所谓的无价值人群实施安乐死。再后来,纳粹甚至嫌注射死亡太慢,开始训练护士部队使用毒气室。然而最丧心病狂的是,18岁以下有缺陷的青少年都要被“净化”。从这支队伍组成,到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这支护士出身的队伍亲手杀掉了7万人,白衣天使成为了毫无人道的杀人狂魔。
二、纳粹没有集体性犯罪,这不是坏事,却是因为一个神经的原因
德国纳粹在欧洲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容置疑,但是唯独“”和德军没有太大关系。德军在二战中除了士兵的个别行为外,还没有资料显示德军出现过大规模、有组织的性犯罪行为,这和他们的东方盟友日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并不是德国士兵的个人素质高,而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种族优势,不能随便和别的低劣种族生孩子。据说一个德国集中营的高级长官,因为了集中营里的一个年轻貌美的犹太姑娘,被希特勒亲自下令枪决,理由是他居然和劣等民族的人混在一起。
德军进入波兰和苏联时,德军前线指挥官奉希特勒指示严厉约束部队。许多老兵后来都回忆:直到他们退役都没有听说过德军苏联妇女的事情。在战后纽伦堡审判中,也找不到任何关于德军侮辱女性的罪状。其中一个原因是普鲁士军队普遍重视荣誉,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在希特勒眼中,斯拉夫民族只配做日耳曼人的奴役,地位仅比犹太人高一点。为了保持日耳曼血统的纯正,希特勒严禁苏联人“污染”他们优秀的血统。
三、战争的原罪
纵观希特勒整个生命过程,也确有令人佩服的一面,比如艺术、演说、军事、号召力等,但他这一切天才的能量都被建立在一个畸形人格上,反而是天才的能量成为罪恶的帮凶,能量越大对人类的伤害越深。同时,也必须承认,希特勒能够顺利走上历史舞台的巅峰,与当时欧洲各国貌合神离、各自心怀鬼胎密不可分。
二战结束后,英国传奇首相丘吉尔在他的书中说: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想要仔细探究这段历史,想要判别出战争中的罪犯和英雄,可他们现在都在哪里?那些发动战争的恶棍又在哪里?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也想要知道。我们舔舐着疼痛的伤口,为自己受到的伤害感到愤怒,感叹着我们超常的付出与成就,牢记着我们的权利――我们要求了解历史事实,要求尽到我们的责任。
谁是发动战争的元凶?希特勒吗?关于二战有太多疑问和反思;假如没有《凡尔赛条约》对德国人民的严苛盘剥,或许就没有二战的爆发;假如希特勒初期的试探,得到的不是英法的绥靖政策,而是英、法强力的制止,二战可能胎死腹中;甚至是在希特勒进攻法国的时候,英、苏摒弃前嫌立即结成同盟,纳粹的伤害可能会迅速降到最低……二战充满太多因素。而历史显然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演绎!
假如希特勒成为著名画家,远离政治,就没有二战的爆发?这个问题看起来毫无意义……
二、刻板印象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关系
刻板印象、偏见和种族中心主义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刻板印象、种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刻板印象是思维的自然部分。刻板印象有正面也有负面,有合理也有不合理。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三、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有什么区别
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根据牛津英语辞典,种族主义是一种认为一个种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某一种特定的品质或者能力,并以此区分人群及种族间优劣的信仰或者观念。
民族主义可自我表明为官方的意识型态或群众(非政府)运动,并以公民、人种、文化、宗教、或意识型态上的言词加以表述。民族的自我定义用于区别民族主义的种类。然而这样的区分并不全然互斥,许多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若干或全部的区分元素。民族主义运动亦可以范围与地区作为区分的准则。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种族主义可以视作是一个社会问题,经常被政客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种族主义从集合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解释为一种情感上的现象。
种族主义以德国纳粹政权和过去的美国为代表,德国纳粹政权视金发碧眼的白种人为最优秀的主宰种族,德国纳粹政权称之为雅利安人(现代称为北欧人种)。而过去的美国则对所有的有色人种都加以歧视和迫害,近些年已稍显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种族主义的法律规定的过于严格,很多本意并非种族主义的人也受到了种族主义的起诉,现在欧美国家很有矫枉过正的趋势。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