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出国旅游网 2023-07-13 09:36 编辑:admin 103阅读

咸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咸宁的文化遗产

1、拍打舞:已被列入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拍打舞是鄂南民俗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由民间男女老少擅长的“拍打游戏”而来,流行于咸宁通城、崇阳等地。它源自青年男女在劳作休憩之时,互相拍打对方身体的不同部位,逗趣取乐,并 伴有风趣的戏谑、科诨,给人以轻松与愉悦。

2、山鼓:流行于通山等地,是一种古老的农事鼓乐。山鼓又称“单鼓”或“胆鼓”,其形椭圆如胆,有“击鼓驱百邪,庶民胆如虎”的传说。已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表明,山鼓早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就普及并走向鼎盛。现在,山鼓迎来了继承、创新及保护阶段,并从田间地头走上了艺术舞台。

3、崇阳铜鼓:与崇阳县白霓镇出土,是当今出土时代最早、体重最大的青铜鼓,有相关报道称之为“商代饕餮纹青铜鼓”。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景区特点

1、田野乡村公园:端午恰逢高考毕业季,毕业旅行已成为多数学子的假期日程活动。与此同时,隐水洞、柃蜜小镇、内冲瑶族村等旅游景区(点)针对高考毕业生,推出一系列门票减免或打折优惠政策,吸引众多学子争相前往,特色文化、主题乐园、传统古村落、生态山水等景区备受欢迎。

2、隐水洞:全市A级旅游景区推出各种惠民让利的优惠措施,如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山湖温泉、善源谷、高冲公社、秀水游乐园、隐水洞、果酱小镇、田野乡村公园等景区推出了门票/二销免费或优惠政策及新体验项目,九宫山风景区推出了每月发放1000张免费门票的优惠政策,吸引不少游客游玩体验。

1、三国赤壁古战场

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南岸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2、王氏宗祠

湖北咸宁太原王氏是唐代江南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王仲舒第六孙王希翔的后裔,希翔公四世孙元万自江西婺源武口迁睦州,始新源黄畈,其十四孙大申,字大荣,为善山将军,居淮,后转迁湖北咸宁县(今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附近的飞鸡墩庄(今桃花尖村)定居。

与同时迁徙咸宁汀泗桥镇的大信公同为咸宁始祖,其后裔又分迁湖北鄂州泽林、咸宁马桥、桂花等地,仅咸宁市咸安区王希翔之后裔已有一万二千余人,是咸宁王氏中的最大一支。

3、刘家桥

刘家桥,位于中华桂花之乡咸宁桂花镇境内,距华中重镇武汉80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100公里,距温泉16公里。

刘家桥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保持完好的四处明清古民居群落,大小房间共2000多间,古朴典雅,疏密有致,融青山、秀水、翠竹、古树、栈道、廊桥、田园浑然一体。

咸宁市共有古建筑、古代遗址、革命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23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11处,省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历史文化名村6处。 

脚盆鼓:脚盆鼓作为咸宁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已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拍打舞: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鼓: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崇阳铜鼓:1976年与崇阳县白霓镇出土,是当今出土时代最早、体重最大的青铜鼓,有相关报道称之为“商代饕餮纹青铜鼓”。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通城打锣腔:2013年“ 通城打锣腔”被湖北省列为全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你可以打电话给咸宁市文体新局咨询这个问题,他们每天吃了饭没事情做会很乐意跟你聊聊的。

赤壁的三国古战场 汀泗的烈士陵墓

鄂州牌子锣掌扦人么意思

鄂州牌子锣代表性传承人

汪道长,1947年9月生人,男,汉族,湖北鄂州市鄂城区人,湖北省鄂州市异型轧钢厂退休工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州牌子锣代表性传承人,鄂州市城区东门牌子锣班社第四代传人。

1966年拜宋兰阶、赵少富为师,学习锣鼓技艺,后又跟随汪克健、汪自新学习曲牌。通晓曲牌一百余个,精通各种文、武场乐器演奏,是鄂州牌子锣队伍的掌扦人,其吹打节奏明快严谨、变化多样、悠扬流畅。汪道长及其班社参与周边地区红白喜事、庆典、宗教祭祀等民俗活动数千场次,以胡松桥为代表的徒弟遍布鄂州城乡、黄石及大冶三地共40余人,成为鄂州牌子锣班社中最有影响的民间团队。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鄂州市优秀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