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杖使用说明

出国旅游网 2023-01-25 15:09 编辑:admin 279阅读

登山杖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1、平地及平缓的上坡,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样的动作。

2、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

3、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4、手臂将登山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其支撑身体往上,减轻腿部压力。

孙悟空有根金箍棒,可大可小,帮他降妖除魔。

野人也有对“金箍棒”,可长可短,上坡能加速下坡当刹车,对延长户外生涯功不可没。

集多重功能于一身的登山杖――越野没有可不行。

对越野跑爱好者而言,登山杖就像是随身带了两棵树,一路相随,帮你克服各种前进障碍。

刚开始越野登山的新人往往双腿走天下,对登山杖不屑一顾。一旦受伤,方才理解“四条腿”行走带来的便利。

你,真的了解登山杖吗?

一对登山杖可不仅让你看上去“更专业”,在山地运动中,登山杖的积极意义不容小觑。在一项针对马拉松的研究中,是否使用登山杖被列为影响损伤率的直接因素之一,

登山杖的选购

市面上有碳纤维登山杖、铝合金登山杖等登山杖,碳纤维登山杖比较轻,但锦佬教练建议大家购买性价比更高的铝合金登山杖,比较耐用。

登山杖适用于所有情境吗? ―― 登山杖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使用与否仍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轻装徒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是否使用登山杖;

在高海拔攀登、重装徒步和长距离越野跑中,登山杖必不可少;

在非常崎岖的地方,收起登山杖,放低重心趴下来手脚并用会更安全。

徒步时使用登山杖有以下益处:

步长增加, 提高行走速度 ;

增强稳定性,缓解疲劳, 使长距行走更舒服 ;

增加牵引力, 保持身体平衡 ,防止摔倒;

分担腿部、膝关节、脚踝和足部的压力。长远而言 保护膝盖 ,无形中延长了户外寿命。有研究表明,

登山杖还可以避免越野跑过程中手部充血。

六大部分,缺一不可―― 现代登山杖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地运动,同野性的斯堪地那维亚文化密不可分。直到20世纪70年代,登山杖才从滑雪运动中的雪杖脱离,自成一派,应用于各种山地户外运动。现代登山杖由六部分组成:

腕带 :将手臂的力量传导至登山杖上,减少手掌用力从而缓解疲劳。最好是一条完整的带子且不可有卡扣,否则行走时反复摩擦皮肤容易引起水泡。

手柄 :手握住的部位,材质以 软木 抓握感最佳,橡胶、泡棉、塑料次之。

杖杆 :登山杖的核心部位,通常为 碳纤维 (轻但易折)或 铝合金 (结实但笨重)材质。按节数可分为三节(标准)、四节(超短)、二节(较长)、一节(不易携带)这四种登山杖。

锁扣 :用于固定登山杖相邻的杖杆,主要有 外锁 (锁定方便,长度可调)和 内锁 (内部膨胀锁定,轻便)两种方式。

帐托 :靠近杖尖的塑料碗状环形物,通常有 泥托 和 雪托 两种。杖托并非简单装饰,在分担受力、保护杖尖方面发挥着作用。

杖尖及其保护套 :登山杖接触地面的部分是杖尖,以坚硬的 金属 或 合金材料 最为常见。行走在坚硬的岩石、水泥路面,使用橡胶套可以降低杖尖的磨损,同时增加弹力,防止刮擦。

你的登山杖用对了吗?

性能良好的登山杖有其合理的设计,应正确使用。

腕带佩戴方法―― 很多人错误的靠用力抓住手柄分担压力,徒步时间一长手部酸痛,叫苦不迭。腕带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它是登山杖的软连接,起着承重作用。

杖杆高度因情境而定―― 身高不同,登山杖的规格也不尽相同,选择时最好可以试戴。

登山杖“能伸能缩”的设计为不同地形而生,合理利用登山杖的不同高度有助于行走效率的提高:

需要注意,在调节长度时不要超过杖杆“ MAX ”或“ STOP ”极限位置。

正确姿势―― 不同地形的杖杆使用也有区别:

平地&缓坡 :

1、抬头挺胸,杖尖始终在身体后方,反向交替挥动杖杆,不要顺拐。

2.注意登山杖始终放在脚旁边,不要放得太前或太后。

3.注意登山杖要平行,不要外八!

陡坡 :双杖支撑能提供更为稳定的支点,减轻双膝压力。

上坡时

上陡坡使用小步高频的方式进行,上坡要快就使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要稳就用全脚掌

上特别陡的坡,注意先插稳登山杖,再蹬脚,然后再插杖,再蹬脚。

下坡时,手掌可以包在手柄上,先下仗再下脚,仗稳了再下脚

刚入门的小伙伴可以侧身下。

对于很滑的路面,可以侧身下并用登山杖做刹车。

注意:踩颜色相对较浅的地方比较不滑

在熟悉登山杖使用后,下坡时可以同时下脚和仗,但还是要注意做好三角支撑。

楼梯 :

上楼梯

下楼梯

累了也可侧身下

过河 :双杖在前作支撑前进。

杖托和保护套的合理使用―― 杖托是为了防止登山杖扎入土壤中太深而难以拔出或陷入岩石缝隙中扭断杖杆。通常越松软、越不稳定的路面,越需要受力面积大的杖托。

杖尖保护套用于坚硬路面 ;在水泥地或平整的岩石上行走,戴上杖尖保护套可以防滑,在保护杖尖的同时避免戳伤人或物。而行走在松软路面应取下保护套。

泥托用于松软路面 ;在沙地、草地等软路面行走时,尖锐的杖尖容易陷进路中,再拔出很费力气;而走在碎石路等硬路面,如果没有杖托,登山杖陷入乱石夹缝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泥托不要轻易取下。

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拆分―― 通常购买登山杖会有说明,不同类型登山杖拆分方法略有不同,保养时要将每段都拆分,最好根据说明进行,将连接处逆时针旋转或按扣拆分。

图示为按扣拆分。

清洁―― 用沾水的小刷子或布子擦去杖上的灰尘和残留物。

晾干―― 用干布将登山杖擦拭干净,并放于背光通风处充分晾干。待完全晾干后按次序重新组装即可。

特别注意:

不要使用润滑油 ;因为这样会使登山杖变得很滑,容易发生危险。此外底润滑油后内锁可能出现锁不紧的情况。

避免用水直接冲刷杖杆 ;这样做不仅会使晾晒时间大大增长,一旦残留水汽很容易发生氧化产生锈渍,给之后的调节带来不便。

一杖多用,让你大开眼界

登山杖在户外环境中远不止帮助行走和跑步那么简单。在越来越提倡轻量化的今天,登山杖可以身兼数职,一物多用。

发挥支撑作用―― 两根杖可以代替衣架、担架、三脚架等物品。

做帐篷支撑杆,做临时防雨棚,做相机支架,晾晒衣服,同防潮垫等搭建急救行军床或担架

发挥护理作用―― 长距行走劳累时可以休息倚靠,放松肌肉。

做痒痒挠,拉伸肌肉

发挥防卫作用―― 一杖在手,无惧危险,比如遇到猛兽时可作为武器进行驱赶。

驱蛇、做捅破蜘蛛网等开路工具

Tips

Q:杖尖朝向?

A:永远朝下,切勿杖尖冲人。

即使累了拖着杖杆行走也不可以将其翘起,一旦后方队友不慎摔倒,很容易被尖锐的杖尖伤到,酿成事故。

Q:可以拉人吗?

A:绝对不可以用登山杖拉人。

表面光滑的登山杖对手掌可能出汗的被拉者很不友好。拉人时除了拉力增大,还会产生一定角度的扭力,而几乎所有登山杖的手柄处都是胶水黏合,且节与节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特殊设计使抗拉的强度要远低于扛压的强度。

Q:  使用双杖占用双手很不方便,可以只用单杖吗?

A:  建议使用双杖而非单杖。

重装时必须双杖,因为单杖只能起到支点作用,且会造成左右不平衡,时间一久可能对双膝造成负面影响。

Q:如何避免登山杖断裂?

A:除了携带杖托,在使用中还应避免侧向力量冲击。

尤其碳纤维杖杆,属脆性材料。纵向使用无碍,但侧面踩踏容易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