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兰教师培训
优点:
1、芬兰的教育系统设法确保了社会流动性。受教育程度不取决于家庭的财富或社会地位。
2、教师是芬兰受过高等教育且值得信赖的专家。它们是系统的基础。他们的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赞赏。与其他国家相比,许多教师的工作天数相对较短,这让他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计划课程。他们可以自由地测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负责评估它们以开发最适合他们和学生的教学方式。
3、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在芬兰上学的压力更小。没有持续的标准化测试。很多时候,教师通过测试以外的方式(例如,网络作品集或小组项目)跟踪学生的进步。以我个人的经验,这大大减轻了孩子们的压力。
4、根据芬兰的意识形态,孩子们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做孩子。孩子7岁才开始上学,学龄前他们不学习读写。一年级还有很多好玩的学习,每节课45分钟就出去玩,家庭作业量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相对较低。
5、有很多支持学生的方法,这些学生需要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上获得更多支持。例如,综合学校毕业后,除了职业教育和高中之外,还有职业预科教育和高中预科教育,以防您在那个阶段因某种原因需要支持。还有专门为有移民背景的儿童提供芬兰语/瑞典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缺点:
1、现任政府试图从教育中节省资金,这增加了扩大团体规模和购买更少设施的压力。
2、尽管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这里的压力更小,但并非所有孩子都足够喜欢上学。尽管等级制度低,并且努力解决欺凌等现象,但许多芬兰学校存在强大的同伴压力,这影响了许多学童的福祉。
3、一个大问题是,要被大学录取,您必须通过入学考试。它们是限制学生数量的一种方式,有些学院只接受了百分之几的申请者。这使得许多年轻人甚至在开始学业之前就失去了几年时间。曾经有人讨论过用基于预科考试结果的系统来代替入学考试,但到目前为止,大学都希望保留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学生的权利。
二、芬兰教师教育
芬兰的教育系统的特征,是低竞争性和低压力。
孩子相对较晚才上小学,7岁上小学,入学率接近百分之百。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是免费的。
这些机构并不进行正式教学,他们的宗旨是寓教于乐。托儿所和幼儿园不教孩子学习、阅读 写作或者算术。
名牌幼儿园通过面试来挑选孩子,这在芬兰家长听来匪夷所思。就是那么小的小孩你挑什么呢?!
大多数芬兰孩子上公立学校。目前私立学校数量很少,他们不能收取学费,但会有国家补贴。学校不能挑选学生,大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去所在社区的学校。
除了免费教学外,学生还享受免费的教育资料、免费的午餐、健康体检、牙医服务和上下学接送。教室的氛围也比较随意,学生不穿制服、直呼老师的名字。
学校没有官方排名。虽然地区和学校在调整课程安排上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所有学校,有共同的全国性教学目标。老师也来自同一个受过大学培训的群体。
芬兰下了很大的力气,在教师的标准化这件事上。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拿到真正的资格证,而资格证是由同样的一个群体培养出来的。
因此,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角度,芬兰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与住在大学城,或者城市的孩子非常相似。
虽然学校的名声各异,但是区别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而且学校间的这些区别从来就不大。大学层面也是如此。
芬兰的学生不会有高风险的考试,而评估体系是用于改进教学的。
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学校也给孩子打分,也给孩子建立评估体系,但这个评估体系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水平,是为了让老师来调整,而不是给孩子施加压力。
当小学老师评估学生时,评估结果并不是个人水平测试的形式展现,学生得到的反馈只有“很好”到“需要努力”这么几个级别。数字评分根本不被采用,孩子和家长经常都不会知道结果。只有老师把它们用作反馈和目标规划。就是老师在慢慢调整。
所以,芬兰孩子的辍学率很低,没有留级。就是他们觉得留级是个不可思议的事。但是留级在德国和欧洲南部,仍然很常见,在芬兰基本上没有。
学生16岁结束基础教育时,参加第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得到高分的学生,能够选择更有名气的高中。然而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中学之间的差异也很有限。
在高中结束时,学生参加第二场考试,通常被称为大学预科考试。考试成绩会被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在大学继续学习。
学生不仅要回答标准的学术问题,也要展示他们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发表对于失业或者节食的看法,还要讨论政治、体育、道德、性、毒品、流行音乐等话题。这与中国教育体系重视核心学科的做法完全不同。就是他们更看重这个孩子在社会上的生活能力。
三、芬兰的教育视频
(一)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芬兰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人口稀少的小国,他们深知自己没有资本浪费任何一个孩子,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不让一人掉队”(NoChild Left Behind),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各界,都付出超常的耐心和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获得课本和生活知识,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芬兰人总是说:“我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我们非常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二)教育是最好的投资。长期在强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芬兰人,深切地体会到唯有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才能延续民族的生命!芬兰在17世纪的典章中就定下规矩,凡是将结婚的年轻人,都必须学会识字,才能步入教堂。这种半强迫半鼓励的方式,提高了国民的识字率,也在芬兰人心中埋下了热爱阅读、重视教育的种子。
(三)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受教权是芬兰教育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不论城乡、不论族裔、不论性别、不论财富地位
(四)教育要充分体现尊重和信任。芬兰人在教育中不采用“防制”的管理法则,而是选择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自我管理”作为教育的开始。-方面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他们认为,教育是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和禀赋,循序渐进,而不是按照老师、家长的要求揠苗助长另-方面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
四、芬兰教师电影观看网站
应该是拉格洛夫,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这本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1894年她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赞扬宗教慈善事业的小说《假基督的故事》(1897),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1899)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1901~1902),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这部以童话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出版了,立刻大受欢迎。
鉴于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一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深居简出,也使她忧心如焚。
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出版于1938年,变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二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庄园去世。在去世前不久,这位女作家还以她个人的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向德国纳粹政权交涉,从集中营里救出了犹太女作家,后来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莉·萨克斯女士及她的母亲。
从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五、芬兰老师地位
关于女性地位的高低,没有明确的排名,因为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会影响到女性的地位,难以用简单的指标来衡量。
然而,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例如,挪威、冰岛、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制度,对于女性权利和平等保护也非常重视。
在东亚地区,台湾、日本、韩国的女性也逐渐得到更多平等的机会和保障。所以可以说,女性地位的高低,跟国家的各种综合因素密不可分,需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