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神话主神

出国旅游网 2023-07-17 08:57 编辑:admin 241阅读

一、芬兰神话主神

北欧五国信奉基督教

北欧五国(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冰岛)的国旗上都有十字架的图案。

有对基督宗教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指出这些国家都是深受基督信仰影响的,才会以十字架为标志。

其实北欧的维京人,一开始并不是信奉基督,而是各种神祇,像奥丁、托尔等等北欧神话中的人物。

游戏《刺客信条 英灵殿》描述的维京人

在中世纪时,维京人是一股令欧洲人胆寒的海盗势力,他们驾驶着轻便的维京船,往来于欧洲各地。所过的乡镇都纷纷沦为废墟,男女老少遭到杀戮,财产被洗劫一空。

而且维京人在劫掠中,也把教堂、修道院作为重要的洗劫目标。

像不列颠岛上不少修道院都遭到严重破坏,神圣的祭坛也被维京人的异教所亵渎,甚至有的维京人还以“皈依基督”的名义,进行罪恶勾当。

比如他们猛攻一个城池不下,就告诉当地人他们准备受洗归主。于是当地教会轻信了他们的谎言,把维京人放入城里。

结果,维京人一入城,就大开杀戒,占领了城池。

尽管维京人恶贯满盈,但是当时还是有一些传教士认为需要向他们传福音,以改变这个民族的习性。

九世纪时,法国宣教士安斯加前往北欧传福音,他花了四十多年时间与当地人居住,虽然无重大结果,但福音的种子就此撒下了。

此后,福音开始在北欧各国传播开,1015年,挪威国王奥拉夫二世开始接受基督信仰,福音才逐步传开。

12世纪时,北欧很多地方仍是基督信仰与北欧偶像崇拜并存,这时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即位,他极力推广福音,很快国民纷纷放弃对奥丁(北欧神话主神)的崇拜,归向上主。

更为重要的是,埃里克九世也是北欧各国国旗图案的设计者。

有段传说与君士坦丁大帝颇为相似,说是1157年,埃里克九世征伐芬兰,他在出征前向上主祷告,祈求得到主的同在。

此忽然间,他看见天上的金色阳光在蓝天中,呈现出十字光芒,他认为这是上主对他的启示,于是以金黄十字架和蓝底作为瑞典的标志。结果他以此作为军旗,打败了芬兰。

可以说,关于维京人归向基督的故事颇为传奇,但这其中充满了不少传说,给这段历史蒙上了神秘色彩。

其实北欧各地成为基督教国家的原因很复杂,并不是传统认为的那样。

二、芬兰的文化背景

 

 

光伏发电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发展的前

5000

年,对能源的要求远远没有最近的三百年来得迫切。

十八世纪,

英国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机

器生产为标志的生产力远远高于传统手工业生产,

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时代,

此,人类急切的需求更多的能源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

自然界的一次能源储量有限,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根据对石油储量的

综合估算可支配的传统能源从全球来看,

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用到

 

20-40 

年,

天然气也只能延续

 

50-60 

年左右,即使是储量最丰富的煤炭最多也只能够维持

二三百年。

就连近代才发展起来的核能发电的原料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

而且还

存在安全和污染的难题,

同样不能解决世电力的长期稳定供应问题。

因此,

如不

尽早设法解决常规能源的替代能源,人类迟早将面临燃料枯竭的危险局面。

 

同时,

化石能源在开采、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空气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

严重的污染。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

人类使用化学燃料己经为人类生存环境

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全世界每年产生约

1

亿吨温室效应

气体,

已经造成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

同时使得地球表面气温逐年升高,

近二千

年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温室效应将使南、北两

极的冰山融化,

这可能会使海平面上升几米,

四分之一的人类生活空间将由此受

到极大威胁。此外,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黑洞”己经使人类即将面临太阳紫外

线的直接照射。

 

光伏发电的优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

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利用最大,

是最

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太阳能及其

相关产业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储量巨大: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可利用量巨大。太阳放射

的总辐射能量约是

 

3.75x

10

23

kW

,是极其巨大的。其中到达地球的能量高达

1.73x

10

14

kw

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为

 

8.1x

10

13

kW

在到

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中,到达地球陆地表面的辐射能大约为

 

1.7x

10

13

k

W

相当于目前全世界一年内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总能量的三万五千多倍。

太阳

的寿命至少尚有

 

40 

亿年,

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

太阳可源源不断供给地球能源

的时间可以说是无限的。

 

 

取之不尽,不需要开采和运输。

 

 

清洁无污染,无任何物质的排放,既不会留下污染物,也不会向大气中

排放废气。

 

④清洁、

安全、

无噪声。

太阳能发电本身不向外界排放废物,

没有机械噪声,

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⑤可靠性高,

寿命长,

并且应用范围广。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可以长达

20-35

年,在光伏系统中,只要设计合理、选型适当,蓄电池的寿命可以达到

10

多年。

太阳能几乎无处不在,

太阳能电池在中国大部分范围内都能作为独立的电

源。

 

由此可见,

在能源危机即将爆发,

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

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同时,

太阳能发电技术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

应用前景。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

太阳

能是一种清洁、

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

在新世纪中,

各国政府都将太阳能资

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据资料显示,到

2010

年,全世界

光伏产业将累计达到

14-15GW

,这表明世界光伏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

从能源利用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

光伏发电最终将以替代能源的角色进入

电力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光伏发电在世界的总发电量中将占到

5%-20%

 

国外光伏发电的现状

 

技术方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人研制的单品硅光伏电

池效率己达

23.7%

,多品硅电池效率突破

19.8%

。同时,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用切

薄硅片、扩大平面面积或者使用聚光的方法,力争把硅片的成本降低到

0.8

美元

/WP

。据预测,在今后

15-20

年间利用这几种方法有望把硅片的成本降低到

0.5

美元

/WP

,这样,光伏系统的价格可以降低到接近

3

美元

/WP

。薄膜电池是在廉

价衬底上采用低温设备技术沉积半导体薄膜的光伏器件,

材料与器件设备同时完

成,工艺技术简单,便于大面积连续化生产

;

设备能耗低,缩短了回收期。太阳

能电池实现薄膜化,

大大节省了昂贵的半导体材料,

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潜力,

是当前国际上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除了光伏电池以外,

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研发

热点主要集中在低成本、

高效率、

高稳定性的光伏逆变器件和光伏建筑集成应用

系统等方面,

专用逆变设备和相关系统的最佳配置涉及到多项技术。

美国、

德国、

荷兰、

日本、

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光伏屋顶计划的激励下,

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成

功地推出了多种不同的高性能逆变器。

 

产业化方面,

光伏发电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依靠各国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的

大力支持,

现在己逐步商业化,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光伏发电的市场前景

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或企业财团介入光伏电池制造业。这些大公司的介入,

使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预计今后

10

年,

光伏组件的生产将以每年增长

20%-30%

甚至更高的递增速度发展,

2010

年将可能达到

4600MW/

年的生产量,

总装机

容量将可能达到

 

1SGW

。国际光伏产业在过去

10

年中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20%

1998

年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量为

155MW

2000

年增长到

288MW

2002

达到

54OMW

截止到

2006

年底,

世界光伏发电累计总装机容量达到了

1300MW

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

20

亿美元。预计到

2050

年左右,

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

10%-20%

成为人类的基本能源之一。

同时,

世界光伏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始由主要为边远农村地区和通信设备、

气象台

站、

航标等特殊应用领域解决供电问题,

逐步向并网发电和与建筑相结合的常规

供电方向及商业化应用方向发展。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许多国家掀起了太阳能

光伏发电热潮,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国家纷纷制定雄心勃勃的中长期发展

规划推动光伏技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

推动这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目前,

世界

光伏产业正以

 

31.2%

的平均年增长率高速发展,

是全球增长率最高的产业,

己成

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

增长幅度最快的能源产业之一。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

国外发达国家掀起了发展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的研发高潮,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不单独占地,

将太阳电池安装在现成的屋顶上,

非常适应太阳能能量密度较低的

特点,

而且其灵活性和经济性都大大优于大型光伏并网发电,

有利于普及,

有利

于战备和能源安全,所以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1993

年,德国首先开始实施由政

府补贴支持的

2000

个光伏屋项计划”

同时制定了

“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法”

极大地刺激了光伏发电市场。

日本在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市场方面己经做出

了十几年的努力,预计到

2010

年光伏屋顶发电系统总容量达到

7600MW

。日本

光伏屋顶发电系统的特点是

:

太阳电池组件和房屋建筑材料形成一体,如“太阳

电池瓦”和“太阳电池玻璃幕墙”等,这样太阳电池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安装在建

筑物上,也很容易被建筑公司所接受。

1997

6

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布实

“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计划到

2010

年安装

100

万套太阳能屋顶。

许多其

他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光伏屋项发电项目或计划,如荷兰、瑞士、芬兰、奥地

利、英国、加拿大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在

1997

12

月宣布到

2020

将建成,

50

万套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的行业标准方面,虽然现在还

没有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

标准,

但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试行标准,

如美国

SANDIA

国家实验室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标准等。

 

 

 

 

 

 

国内光伏发电的现状

 

技术方面,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光伏电

池技术不断进步,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

但差距在不断缩小。

光伏电池转换效

率不断提高,目前单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达

20%

批量生产效率为

14%

,多晶硅

实验室效率为

12%

。在

2000

年之后,多晶硅产品逐步走出实验室,开始形成规

模生产,其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不断缩小。

 

产业化方面,

2000

年以后,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整体发展水

平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际竞争有一定的难度。

2003

年国内光伏电

池的生产能力约

20MW

但光伏组件的封装能力约

50MW

远大于光伏电池的生

产能力。虽然到

2002

年底,我国己有近

20MW

的光伏电池生产能力,但实际生

产量仅为

4MW

左右,

占世界光伏电池实际生产量的

1%

左右。

2002-2003

年国

家实施的总装机容量

20MW

的“光明工程”项目中,国内生产的光伏电池的应

用量不足

10%

错过了这一市场时机。

近期内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仍将是为无电地

区供电为主,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也有局限性。

2001

年及以前,我国光伏产

品的年销售量均保持在

3-4MW

其中单品硅产品占

80%

非单品硅产品占

20%

2005

年,光明工程项目使市场年销售量猛增到

20MW

,光伏系统保有量达到

40MW

左右。从市场份额上石,光伏发电在

2000

年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是

:

通讯行

业占

40%

50%

,农村电气化行业

(

主要包括户用光伏系统和乡村级光伏发电

)

40%

左右,其它领域占

10%

左右。但

2007

年当年农村电气化领域的市场份额占

85%

以上。目前,国内光电池硅片的生产能力己达

4.5M

瓦,在西藏

7

个无水

无电县中已全部建成了光伏发电,其中功率最大的

100KW

。综上所述,我国的

光伏市场和光伏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果把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放到国际光伏

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

世界光伏产业每年以

31%

的速度发展,

而我国的光伏产业

每年只有

15%

的增长率,

光伏企业的发展靠市场,

光伏市场的发展靠政策。光伏

发电成本高,

无法与常规能源竞争,

所以更需要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法规和政策支

持以驱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商业化发展。

然而,

我国的光伏企业虽然弱小,

但经过

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当前,

对光伏企业的发展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另外,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太阳能年辐照总量大于

502

万千焦

/

平方

米,年日照时数在

2200

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2/3

以上。

 

随着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先进的控制方法

的提出,

电力电子能量变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

元器件正向着低导通损耗、

快速化、

智能化、

封装合理化等几个方向发展。

低导通损耗将有助于并网型逆变

器系统提高效率

;

减少发热

;

快速化将减小开关应力

;

智能化将有助于提高系统可

靠性

;

封装的改进将减少寄生参数、有效散热、保持高机械强度。其次,数字信

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并网逆变器输出的直流成分

;

提高开关频率

;

减小滤

波器体积

;

改善输出波形

;

改善

THD;

快速响应电网瞬态变化。最后,先进的控制方

法将有助于改善输出波形质量,从而减小滤波环节的体积

;

提高系统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选择奔一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选择放心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奔一为您提供专业光伏输配电安全方案,光伏发电并网系统30年电气智造经验,品质可靠,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厂家直销,价格从优。

三、芬兰英语简介

芬兰的鸟的英文:FEN LAN DE NIAO

四、芬兰有趣的故事

姆明(Moomin),出自ToveJansson与LarsJansson创作于1940年的故事,长得像河马,但不是河马,也不是动物,而是一个精灵。

姆明居住“姆明谷”,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地方。

姆明这部世界儿童名著背后的创作灵魂,是多才多艺的杜芙·颜生(Tove Jansson,又译:图韦·杨松)。杜芙原名杜芙·玛丽嘉·颜生(Tove Marika Jansson),1914年9月8日出生于赫尔辛基,她出身自芬兰少数讲瑞典语的家庭。杜芙身兼画家、插图师、小说家和连环画作家于一身,她的横溢才情,也许遗传自她的雕塑家父亲和画家母亲。从1945年开始,她便踏上创作姆明(Moomin)的道路。她将很多儿时的感受和成长环境,融进了那个虚构故事当中。

促成这个可爱故事面世的幕后功臣,还有杜芙的小弟弟拉尔斯(Lars)。1950年以后,当杜芙忙碌于写作时,拉尔斯便执笔将故事画成了卡通。除了第一本姆明故事——“小精灵与大洪水”——至今仍只有原文瑞典语版本,其它每一本姆明故事于成书后,就很快被翻译成几种欧洲文字,不过只是流传在挪威、德国等地。直到这部儿童小说首次在伦敦《晚间新闻》的漫画专栏以英文连环画刊载,姆明的热潮才真正爆发起来。据统计,至今已有34种语言译本。疯狂迷上它的日本人还购买了姆明版权,将其制作成78集的动画片,继而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播放。

故事里的生动形象,彷佛成为了芬兰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有自己的纪念邮票,芬兰航空公司还将它画在往返日本的航机身上;而各式各样与姆明相关的精品充满了全球市场,夏威夷计划建立第一个芬兰以外的姆明乐园。杜芙·颜生于199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大奖,五年后她85岁时,又被芬兰称誉为国宝级作家。

2001年6月27日,作家与世长辞,但姆明的风采仍继续有增无减,继续风靡着全世界。现在,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往芬兰找寻姆明“踪迹”的人不计其数。中国也随着其它的国家,通过图书、卡通商品和电视节目,逐渐认识了这批芬兰卡通形象。

五、芬兰神话简介英文版

北欧五国有共同的历史,在社会和文化上关系密切。

在黑暗时代,现时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一带有着相似的文化、语言(古诺尔斯语)和宗教(北欧神话)。

基督教于1000年传入后,本土化使丹麦、瑞典、挪威形成三个独立王国。

由12世纪起,现时是芬兰的地区(语言上属芬兰-乌戈尔语族)开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国;而冰岛、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格陵兰和大部分苏格兰和爱尔兰则属于挪威。

所有北欧五国跟随宗教改革并接纳路德宗。

14世纪,丹麦、挪威(连同冰岛)和瑞典(连同芬兰)组成卡尔马联盟,由同一君主统治。

丹麦很快主导了联盟,但在16世纪初期,瑞典重新成立独立王国;而丹麦对挪威的支配,直至1814年被迫将挪威割让予瑞典国王才完结;冰岛、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仍属丹麦。

17世纪,瑞典跻身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但其后逐一失去领土,甚至到1809年失去芬兰;芬兰成为附庸俄罗斯沙皇的自治芬兰大公国。

1905年,瑞典与挪威自19世纪开始的联盟随着挪威不满而瓦解。

与此同时,斯堪地那维亚主义在斯堪地那维亚冒起,旨在统一瑞、挪、丹三国,但成效不大。

一战及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芬兰成为独立国家,组成北欧国家共同体的想法开始出现。

二战期间的1944年,冰岛由丹麦独立出来,至此,其后在1952年组成的北欧理事会的成员才全部成立。

二战后,北欧五国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欧国家都有由税收支付的庞大公共福利体系,以及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主要由在两战期间上台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