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

出国旅游网 2023-06-04 03:07 编辑:admin 172阅读

2020年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

2020年我国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二个,不是五个。分别是:“太极拳”、“送王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项目。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多少项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芜湖铁画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铁画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伏亮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乎厅中、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芜湖铁画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芜湖市的杨光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新曾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08年12月29日,据“新乡市人民政府{新政文〔2008〕247号}文件”的通知,九莲山景区申报的《王撵刘秀的传说》已被市政府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名录。 对此,我景区牢记市政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对我名录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为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的跨越做出有利的贡献。 08年12月29日,据“新乡市人民政府{新政文〔2008〕247号}文件”的通知,九莲山景区申报的《九莲山俗神信仰》已被市政府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名录。 对此,我景区牢记市政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对我名录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为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的跨越做出有利的贡献。 【九莲山获得2008年度河南旅游金牌营销策划殊荣】 2008年11月3日至5日,九莲山景区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信仰歌舞大赛活动。十八支民间文艺队伍在景区做了精彩的表演。富有民俗信仰文化特色的展演,为九莲山又增加了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2009年2月,该项目经河南商报社、河南旅游网、河南旅游广播、河南电视台《快乐旅游》四家单位联合评审,此次活岁山动荣获“2008年度河南旅游金牌营销策划”大奖。九莲山景区的开发,同时也为民俗信仰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长期展示、展演的最佳平台。 颁奖词:对河南旅游业来说,过去的2008年,可以让他们有资格冲着全球喊:民族的才是诱人的。 【正在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妈祖信俗 端午节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派此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神羡饥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游返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