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工遗产?

出国旅游网 2023-02-10 20:52 编辑:admin 212阅读

一、中国文化人工遗产?

文化遗产部分 长城,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武当山风景区,拉萨布达拉宫,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澳门历史城区 自然遗产部分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部分 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文化景观部分 庐山。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1、长城 2、北京故宫 3、北京颐和园 4、北京天坛 5、敦煌莫高窟 6、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7、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8、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9、孔府、孔庙、孔林 10、武当山古建筑群 11、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12、平遥古城 13、丽江古城 14、苏州古典园林 15、明清皇家陵寝 16、龙门石窟 17、大足石刻 18、都江堰―青城山 19、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山西云岗石窟 21、澳门历史城区

二、宏村镇的历史沿革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

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围绕牛形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

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1999年,国家建设部、文物管理局等有关单位组成专家评委会对宏村进行实地考察,全面通过了《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

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2011年5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5A景区。

后人当更努力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宏村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宏村,了解古徽州文化深刻的内涵。

三、西递、宏村有何特点

安徽南部的皖南古村落,反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中国古人在人与自然方面的和谐统一。

西递、宏村,正是这些迷人的古村落中的代表。

宏村位于黟县城东北,距县城10千米。

宏村始建于南宋,是汪姓聚族而居之地。

有着800年历史的宏村,形如牛状,是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大奇迹。

这里湖光山色,独领 *** ,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故艺术家称之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村落平面采用“牛”形布局。

宏村从选址、规划到建筑的营建,都是人们从一定文化观念和宗教观念出发,有意识地强化自然界中“牛”的形态,体现了农耕民族对牛的崇拜与依赖。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岗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

村落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

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保黟县宏村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村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宏村明、清建筑群保留了历史的原型,保存基本完好,有书院建筑、祠堂建筑和众多的住宅建筑以及私家园林,是徽州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由于当地气候温和,适宜植物生长,古树名木与古建筑交相辉映。

多数民居宅院内结合水源设置花坛、盆景,造景精湛,是古徽州私家园林的杰作。

以德义堂、碧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南湖书院为代表的书院建筑,集中地反映了18世纪徽州儒家文化的昌盛与繁荣。

经过800年的规划发展,宏村已经成为一处中国古村落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宏村古建筑及其山水环境的融合已成为宏村最重要的历史标志。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全村面积13公顷,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是个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几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

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从远处看,它的建筑体形恰似一种船形。

这里风光、山水迷人,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人文景观也处处可见。

早在古时,中国传统的重视读书做官、轻视经商的观念已开始动摇。

西递村中大部分读书人开始弃书经商,告别家乡,跻身于强大的“徽商”队伍中。

由于他们大多数人博览群书,在经商过程中,有着较为科学的经营思想和方法,常能“以一获十”地牟取暴利。

为此,西递渐变为具有雄厚财力的古村。

随着人口下降,加上其他原因,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村,开始走向衰落。

如今,西递古村居民只有300余户,1000多人口,大都以务农为生。

所幸的是,西递至今保存较完整的民居尚有120多幢,是中国现代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故被专家称为“东方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