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由旺镇辖街道、杨家、永福、坡脚、大庄、银川、木榔、源珠、华兴、中村、常村、四大庄、躲安、王家、岚峰、大秧田16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2003年末全镇有10109户,总人口39938人,其中农业人口3702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2.7%。
由旺镇位于施甸县坝子北端,距县城18公里,距保山城45公里,历来是施甸县经济发展较快,集市贸易较为兴旺,文化艺术较为繁荣的一个大镇。由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始建于明朝年间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名胜古迹(图二);有始建于光绪16年的由旺文笔塔(“文革”遭彻底毁坏,92年又恢复重);有组建于解放前后至今仍活跃在农村的农民滇剧团和花灯剧团。由旺,是施甸县民间艺术较为丰富的一个乡镇,无论是造型艺术或是表演艺术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县内、市(区)内甚至省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造型艺术上看,有泥塑、木雕、石刻、刺绣、编织、绘画、染织、纸扎等。
泥塑、木雕、石刻、绘画(图三、四) 在由旺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古建筑上都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明、清以来塑造的各种佛象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文革期间遭到彻底毁坏,现又由群众自愿集资重新恢复。 由旺老年协会,利用做庙会的机会集资
十多万元人民币,对土主庙重新扩建,新建了具有古建筑风格、雕龙刻凤的长廊八格、古亭三座、龙山水池一个,并修平道路、接通电源,每当庙会期间,便举行讲书、洞经、吹打弹唱等民间文艺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地和当地的游客,成为人们闲暇时的旅游点。
由旺文笔塔(图五),由原正安皮革工业公司投资14万元人民币重新建造。外观上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又超过了原塔的高度。内部是空心的,转角楼梯一直通向顶层,通过t望孔可以观赏到四周风光,使由旺这方风水宝地更加增辉美丽,为施甸旅游增色加彩。
竹编业在由旺比较普遍,农户利用农闲时编织提篮、背箩、竹篮、囤箩、碗箩、坦笆等到集市上出售。作为一种副业收入。这些编织器具制作精密,工艺水平较高,还销售到外地倍受亲睐。
染织业,自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由旺都有私营的染房,备有染缸、晾晒场。用人工织制的土白布染成青布(黑布)、蓝布、红布、黄布等。也有少量的蜡染,染制的花布多用于被包、背腰等。染料从一种植物“甸叶”中提取。由于轻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色彩鲜艳的棉布、丝绸及化纤布的大量生产,老式染织业已不存在。
纸扎(图六、七),在解放前和文革后较为时兴,一般有纸人、纸马、灵床、棺罩等。还有专供表演用的如大龙、小龙、仙鹤、旱船、跑驴等。首先用竹篾编制,后用棉的纸裱糊,用布绷制,再上各种颜料、色漆、清光漆等。制作精良、形象逼真,美观大方,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反映出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另外,还有用胶泥首先制成模子,再用棉纸层层裱糊,最后绘画、上色、着漆而制作出来的“狮子头”、“笑和尚”、“孙悟空”等面具,也是当地民间艺人的佳作。
由旺早在1929年便成立了“扶风社”,设置戏箱八个,购置服装、道具价值二万多大洋。先后到缅甸的果敢、耿马及施甸坝八乡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由旺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十分活跃,被世人冠以“滇戏之乡”、“花灯之乡”的美称。多年来,无论是省或市组织的农民调演,凡是由由旺镇出队代表县参加演出,大多获奖。而县内举办的文艺调演或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或其他节日活动,由旺从不缺席,演出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故而2000年3月由旺镇被云南省文化厅、保山行署命名为“云南民间民族艺术之乡”。
二、由旺花灯的基本情况
由旺不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还是滇西通往南亚的交通要道。由旺人民祖祖辈辈都有爱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的传统习惯。解放前就有滇剧、老花灯、花鼓、山歌、小调、唱八仙、洞经、耍龙等民间文艺的表演队伍。
由旺镇现有滇剧团队二个,花灯队十一个,洞经队三个,龙队十个(其中大龙二个队),狮子队48个,高跷队五个,矮跷队一个,八仙队一个,秧歌队二个(其中百人秧歌队一个)、腰鼓队二个。共85个表演队伍活跃在各村各寨,其中由旺街道老年花灯队、银川青年花灯队、银川青年龙狮队影响力较大,演出地点已外延至德宏、缅甸等地。
由旺,素有施甸县“滇剧窝子”之称。由旺财神庙戏台,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台柱楹联:“檀板谱新声,千古英雄归月胆;梨园传旧事,一时子弟檀风流”。抗战时期,71军87师师长张绍勋撰楹联:“真中假,假中真,上下五千年无非似此;虚若实,实若虚,纵横数万里尽属如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太平寺戏台。1963年银川公社建盖现代戏台一个,1970年银川中学、由旺中学各建露天舞台一个,1980年由旺街北门建活动戏台一个。
民国十九年(1930),由旺的杨世昌、杨应昌兄弟二人出资组织“扶风社”,购买了全套戏装。并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缅甸果刚县土司及英国官贵盖厅厅长家演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段林宾筹资成立银川滇剧玩友班。
“扶风社”、“玩友班”两剧团自成立后,不断扩大,经常活动,同时注重培养新人。先后共演出传统滇剧“秦香莲”、“孔明吊孝”、“山伯访友”、“五台会兄”等160多个剧目。自创滇剧“创业”、“第一炮”、“拥军优属”、“抢婆婆”等10个剧目。在长期的表演和编创过程中,他们对传统的滇剧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把清唱改为坐唱。代表剧目:《秦香莲》,表演时,由乐手自打自唱,自拉自唱,四个乐手分别饰演包公、陈世美、秦香莲、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七个角色,1981年代表地区参加省农民调演,式荣获表演奖。由旺滇剧靠长辈艺人以教传授,世代相传积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间乡土文化。
由旺花灯是从老花灯(玩灯)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地方剧种。演出场地由一家一户走上舞台演出。演出时增加故事情节、突出人物性格、明朗戏剧冲突,提高了艺术水平。由旺花灯的曲调始终保持着老花灯的基调,不断地丰富曲牌、剧情。所以在演出时,剧情能抓住观众的心,曲调通俗易懂,幽雅动听,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老花灯相传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时,国泰民安。起初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几日中,人们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说唱,自娱自乐。逐步发展成固定团体到亲朋好友家或者有钱人家演唱,获取一定的“彩头”(钱物)。传到皇宫后,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宫观看,十分赞赏,与民同乐,于是下旨全国大放花灯,演出范围逐步扩大。从此,花灯这种自娱自乐形式也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
由旺的老花灯是随着外来人员传进来的。起初,较为简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进驻由旺,随军带来中原花灯曲调及演唱技法,由旺花灯得以进一步完善。
起初,花灯演出,有固定时间,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为花灯的表演日。正月初二“出灯”,先到财神庙或山神庙及寺院向神祈祷,唐二(贺彩人)先贺彩,花灯队员演唱《参佛调》,然后才开始为期十四天的演出。正月十五过后,选一天“烧灯”,花灯队员演唱《送王调》,以示一年的表演全部结束。如今,花灯表演已不受时间限制,全年中,各种节庆、私人家做寿或其它红白喜事都可表演,只需在唱词或服饰上稍做变化即可。
花灯的传统调有:“参佛调”、“十二属”、“猜花调”、“祝英台探梁山伯”、“农谙调”、“劝世文”、“二十四孝调子”、“送王调”等100多首。
花灯的演出,民国时期一般由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有的以村寨为单位;有的由几个玩友组成;有的由当地的开明绅士组织几个村寨的文艺骨干进行演出。
解放后,党委、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非常重视,1950年下半年成立秧歌队,每年的年关、节日均由当地政府或群众自发地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1951年由政府组织组织了“歌咏队”。
1952年成立了“秧歌队”,庆祝土地改革的胜利。
1954年成立了“由旺、银川文化室”。
1955年成立了由旺“银川俱乐部”。
1957年由旺组织了“玩友班”。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山军分区命名“银川公社民兵俱乐部”,并赠送月琴、笛子、板胡等乐器及各种演唱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77年1月成立“银川公社文化站”。
1981年11月成立“由旺公社文化站”。
1981年8月银川公社向浙江购买价值近万元人民币的古装戏服及戏剧导具等。
由旺花灯队自成立至今,经历五十多个春秋,培养出花灯艺术人才六代近四百人。并向上级有关部门输送专业人才数十人。先后共演出传统花灯剧:“三访亲”、“闹渡”、“状元与乞丐”、“游春”、“劝赌”等五十多个剧目。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红姐妹”、“红嫂”、“白毛女”等,花灯剧移植“沙家浜”等。自创花灯剧“送子参军”、“拥军优属”、“良种迷”、“争婆婆”等六十多个(件)。除参加县、地区文艺调演获奖外。部分剧本刊登在《施甸文艺》、《保山地区剧目选》,云南省戏剧编辑部编辑出版社90年出版的《红红的咖啡果》等刊物。
施甸县由旺镇辖街道、杨家、永福、坡脚、大庄、银川、木榔、源珠、华兴、中村、常村、四大庄、躲安、王家、岚峰、大秧田16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2003年末全镇有10109户,总人口39938人,其中农业人口3702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2.7%。
由旺镇位于施甸县坝子北端,距县城18公里,距保山城45公里,历来是施甸县经济发展较快,集市贸易较为兴旺,文化艺术较为繁荣的一个大镇。由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始建于明朝年间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名胜古迹(图二);有始建于光绪16年的由旺文笔塔(“文革”遭彻底毁坏,92年又恢复重);有组建于解放前后至今仍活跃在农村的农民滇剧团和花灯剧团。由旺,是施甸县民间艺术较为丰富的一个乡镇,无论是造型艺术或是表演艺术都具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县内、市(区)内甚至省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造型艺术上看,有泥塑、木雕、石刻、刺绣、编织、绘画、染织、纸扎等。
泥塑、木雕、石刻、绘画(图三、四) 在由旺的土主庙、西竺庵、太子寺、山耳寺等古建筑上都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明、清以来塑造的各种佛象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文革期间遭到彻底毁坏,现又由群众自愿集资重新恢复。 由旺老年协会,利用做庙会的机会集资
十多万元人民币,对土主庙重新扩建,新建了具有古建筑风格、雕龙刻凤的长廊八格、古亭三座、龙山水池一个,并修平道路、接通电源,每当庙会期间,便举行讲书、洞经、吹打弹唱等民间文艺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地和当地的游客,成为人们闲暇时的旅游点。
由旺文笔塔(图五),由原正安皮革工业公司投资14万元人民币重新建造。外观上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又超过了原塔的高度。内部是空心的,转角楼梯一直通向顶层,通过t望孔可以观赏到四周风光,使由旺这方风水宝地更加增辉美丽,为施甸旅游增色加彩。
竹编业在由旺比较普遍,农户利用农闲时编织提篮、背箩、竹篮、囤箩、碗箩、坦笆等到集市上出售。作为一种副业收入。这些编织器具制作精密,工艺水平较高,还销售到外地倍受亲睐。
染织业,自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由旺都有私营的染房,备有染缸、晾晒场。用人工织制的土白布染成青布(黑布)、蓝布、红布、黄布等。也有少量的蜡染,染制的花布多用于被包、背腰等。染料从一种植物“甸叶”中提取。由于轻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色彩鲜艳的棉布、丝绸及化纤布的大量生产,老式染织业已不存在。
纸扎(图六、七),在解放前和文革后较为时兴,一般有纸人、纸马、灵床、棺罩等。还有专供表演用的如大龙、小龙、仙鹤、旱船、跑驴等。首先用竹篾编制,后用棉的纸裱糊,用布绷制,再上各种颜料、色漆、清光漆等。制作精良、形象逼真,美观大方,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反映出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另外,还有用胶泥首先制成模子,再用棉纸层层裱糊,最后绘画、上色、着漆而制作出来的“狮子头”、“笑和尚”、“孙悟空”等面具,也是当地民间艺人的佳作。
由旺早在1929年便成立了“扶风社”,设置戏箱八个,购置服装、道具价值二万多大洋。先后到缅甸的果敢、耿马及施甸坝八乡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由旺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十分活跃,被世人冠以“滇戏之乡”、“花灯之乡”的美称。多年来,无论是省或市组织的农民调演,凡是由由旺镇出队代表县参加演出,大多获奖。而县内举办的文艺调演或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或其他节日活动,由旺从不缺席,演出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故而2000年3月由旺镇被云南省文化厅、保山行署命名为“云南民间民族艺术之乡”。
二、由旺花灯的基本情况
由旺不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还是滇西通往南亚的交通要道。由旺人民祖祖辈辈都有爱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的传统习惯。解放前就有滇剧、老花灯、花鼓、山歌、小调、唱八仙、洞经、耍龙等民间文艺的表演队伍。
由旺镇现有滇剧团队二个,花灯队十一个,洞经队三个,龙队十个(其中大龙二个队),狮子队48个,高跷队五个,矮跷队一个,八仙队一个,秧歌队二个(其中百人秧歌队一个)、腰鼓队二个。共85个表演队伍活跃在各村各寨,其中由旺街道老年花灯队、银川青年花灯队、银川青年龙狮队影响力较大,演出地点已外延至德宏、缅甸等地。
由旺,素有施甸县“滇剧窝子”之称。由旺财神庙戏台,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台柱楹联:“檀板谱新声,千古英雄归月胆;梨园传旧事,一时子弟檀风流”。抗战时期,71军87师师长张绍勋撰楹联:“真中假,假中真,上下五千年无非似此;虚若实,实若虚,纵横数万里尽属如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太平寺戏台。1963年银川公社建盖现代戏台一个,1970年银川中学、由旺中学各建露天舞台一个,1980年由旺街北门建活动戏台一个。
民国十九年(1930),由旺的杨世昌、杨应昌兄弟二人出资组织“扶风社”,购买了全套戏装。并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缅甸果刚县土司及英国官贵盖厅厅长家演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段林宾筹资成立银川滇剧玩友班。
“扶风社”、“玩友班”两剧团自成立后,不断扩大,经常活动,同时注重培养新人。先后共演出传统滇剧“秦香莲”、“孔明吊孝”、“山伯访友”、“五台会兄”等160多个剧目。自创滇剧“创业”、“第一炮”、“拥军优属”、“抢婆婆”等10个剧目。在长期的表演和编创过程中,他们对传统的滇剧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把清唱改为坐唱。代表剧目:《秦香莲》,表演时,由乐手自打自唱,自拉自唱,四个乐手分别饰演包公、陈世美、秦香莲、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七个角色,1981年代表地区参加省农民调演,式荣获表演奖。由旺滇剧靠长辈艺人以教传授,世代相传积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间乡土文化。
由旺花灯是从老花灯(玩灯)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地方剧种。演出场地由一家一户走上舞台演出。演出时增加故事情节、突出人物性格、明朗戏剧冲突,提高了艺术水平。由旺花灯的曲调始终保持着老花灯的基调,不断地丰富曲牌、剧情。所以在演出时,剧情能抓住观众的心,曲调通俗易懂,幽雅动听,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老花灯相传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时,国泰民安。起初在正月初二至十五几日中,人们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说唱,自娱自乐。逐步发展成固定团体到亲朋好友家或者有钱人家演唱,获取一定的“彩头”(钱物)。传到皇宫后,皇帝李世民微服出宫观看,十分赞赏,与民同乐,于是下旨全国大放花灯,演出范围逐步扩大。从此,花灯这种自娱自乐形式也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
由旺的老花灯是随着外来人员传进来的。起初,较为简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进驻由旺,随军带来中原花灯曲调及演唱技法,由旺花灯得以进一步完善。
起初,花灯演出,有固定时间,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为花灯的表演日。正月初二“出灯”,先到财神庙或山神庙及寺院向神祈祷,唐二(贺彩人)先贺彩,花灯队员演唱《参佛调》,然后才开始为期十四天的演出。正月十五过后,选一天“烧灯”,花灯队员演唱《送王调》,以示一年的表演全部结束。如今,花灯表演已不受时间限制,全年中,各种节庆、私人家做寿或其它红白喜事都可表演,只需在唱词或服饰上稍做变化即可。
花灯的传统调有:“参佛调”、“十二属”、“猜花调”、“祝英台探梁山伯”、“农谙调”、“劝世文”、“二十四孝调子”、“送王调”等100多首。
花灯的演出,民国时期一般由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有的以村寨为单位;有的由几个玩友组成;有的由当地的开明绅士组织几个村寨的文艺骨干进行演出。
解放后,党委、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非常重视,1950年下半年成立秧歌队,每年的年关、节日均由当地政府或群众自发地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1951年由政府组织组织了“歌咏队”。
1952年成立了“秧歌队”,庆祝土地改革的胜利。
1954年成立了“由旺、银川文化室”。
1955年成立了由旺“银川俱乐部”。
1957年由旺组织了“玩友班”。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山军分区命名“银川公社民兵俱乐部”,并赠送月琴、笛子、板胡等乐器及各种演唱材料。
1966年至1976年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77年1月成立“银川公社文化站”。
1981年11月成立“由旺公社文化站”。
1981年8月银川公社向浙江购买价值近万元人民币的古装戏服及戏剧导具等。
多少事说不尽理还乱
爱是矛爱是盾爱就是这样矛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得
也许你点亮了黑夜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爱我
个个挥洒下的汗水或者泪水
谁为了彩蝶双飞点缀翠羽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