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人喜欢“夜观天象”?

出国旅游网 2023-02-15 23:31 编辑:admin 162阅读

一、为什么古代人喜欢“夜观天象”?

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对天、地都十分崇敬。历代皇帝认为自己是天子,是奉天命治国,也十分看重天象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原始社会人们就会观察天象。尧帝时代设立了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河南登封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由郭守敬在1279年主持修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老的观星台高约10米,建筑下大上小,由石圭和高台组成。高台上设置横梁,古人根据石圭上横梁的投影长短变化,来推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时节。元朝的统治者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对天文学非常看重。忽必烈登上皇位后就在上都设立了司天台,将首都迁到大都后又网罗人才设立太史院,后来又在全国各地建造观星台。元朝最优秀的天文学家是王恂和郭守敬。他们共同完成了与现代历法一年只相差26秒的《授时历》,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仰仪等十多种天文仪器。

二、夜观天象的"钦天监",是靠什么"窥得天道"的?

夜观天象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古人信仰“天人合一”即天象能够预示灾祸,人也能感应上天。留心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在小说或者古装电视剧中看到过古人用“夜观天象”来预测未来。《芈月传》中也有钦天监向帝王报告后宫有天上福星降生而发现芈月的情节。从古代至清朝,国家都有专门设置观测天象的机构,从“太史局”、“司天监”、“钦天监”一路演变而来,通过观测天象来提前预知重大的事项。但古代观测天象的方法都是被朝廷垄断,禁止民间偷学。

古代的钦天监观测的内容及其广泛,包括星宿等天气现象。根据古代天文文献中记载,钦天监观测的内容包括太阳系的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风雪云气等天气现象等,观测范围十分广阔而且非一般人所能学习。以对月球的观测为例,哪一个星宿发生了月食,月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明暗色变、当亏不亏等…不同的现象对应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解读。由此可见钦天监类似于今日的天文机构,要观测的天象多而杂。

虽然对如此复杂的天象没有十分明确通用的解读标准,但从史书中可以发现,只要依据天文星占理论并能够就事论事就是合理。虽然没有统一的解读标准,但彗星往往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中较小范围便被认为是改朝换代的征兆,火星留宿则被认为是大凶之兆。古代的天象观测因为是服务于政治,所以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甚至会为了政治而捏造天象,成为小人争权夺势的手段。

即便是这样“钦天监”贯穿了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开始到结束,可见其在历史上非凡地位。

通过观察夜晚的天空,根据星星位置的变化来推测王朝发展。

钦天监主要是利用风水学术中的观的方式来窥得天道的。

钦天监靠的揣摩皇帝的意图,把握朝堂的政治风向,以及汹汹民意所向,还就是历代记载前辈天书中的“天象示意”。

三、古代所谓的“看天象”究竟是真是假?

我个人感觉应该分情况,根据天象判断天气是真的,但是知天命就是假的了。

古代所谓的“夜观天象”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像有的书里写的那样谁谁夜观天象发现自己的命格是帝王命格,遂自己要顺应天命然后造反,无论造反成功与否,这种夜观天象得知自己命运的事情就是假的。一旦有人想要造反的话,就需要找一个说的过去的借口,否则就是谋逆了,在那个大家都很信命的年代,说自己命中注定要做皇帝可能是再好不过的了,于是就会出现很多反叛之人说自己是帝王星的情况。

但是这不是代表古人夜观天象这种事是无中生有的,他们确实会夜观天象来判断一些事情。例如“孔明借东风”,诸葛亮就是通过夜观天象判断出第二天的风向,并且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说明古人确实会根据星宿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不过这种推测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工具来使用,不会像现代的天气预报那么准确。

当然,古人还是十分信奉这个的,甚至朝廷中有个职位叫“钦天监”,他们是专门为皇帝观察天象的。不过他们绝大部分时间还是为皇帝观察天气的,好确定需要举办重大典礼的时间不会出现恶劣天气,只要遇到特殊情况才会为皇帝分析命运这些玄学的东西。至于分析的到不到位,我觉得大部分都是瞎扯,还是用来哄皇帝开心的。

古代的史书上记载,历朝历代很多伟人在诞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天象,但是就算是史诗记载没人认证也不一定是真的。

个人认为是假的,就和现在的一些占星学一样,天象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些好或者不好的事情只是天象背锅而已。看天象能观察到一定时期的天气倒是真的。

我认为应该是假的,如果看天象能够做那么多事,现在还要科技有什么用,只能说它能看到一些基本的,但是不能深入研究。

我认为这些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因为有人的确能够通过看天象来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

四、按照中国道教神话的说法,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有什么区别?

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懂道教的神仙,一个是神仙里的管家,感觉太上老君厉害一点。

从道家来说,太上老君是仙家至尊,万物之先。即便是在《西游记》这样作为天庭之主的玉帝和王母,听到太上老君来访,也是要起身迎到凌霄宝殿之外。《西游记》的通俗性决定了他的作用远比道教专业教材来得大。大部分人都以为玉帝就是天庭之主,天界的所有神仙都得听他的命令。

西天佛祖,道教三清,还有很多上古妖仙,地位都比他高。太上老君,大概只是各位大佬放在天庭的一个顾问而已。按照道教说法,天下都是“道”,而“道”散则为炁,聚则为太上老君。所以,太上老君是至高无上的。至于三清中道德真君,以及一些排位的争论,都是后来教派的分歧。而且道教用“化身”就解释了,都是“道”的化身而已。

写了《道德经》的老子,虽然为我们定义了“道”和无为,在道教系统中也只是“道”的十八代化身而已,换句话说,也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从历史角度来说,道教的前身天师道尊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作教祖,是因为当时黄老之学下沉和多神论教派互相结合的产物,这也是道教的正式成型。

所以《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身份估摸着是个天庭的监理人,看看玉帝管理得怎么样。相当于在天庭拿俸禄,却地位比正主还高的监察部门,偶尔出手帮玉帝解决下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相比之下,太白金星的位置就低了。太白金星在《西游记》中就是个替玉帝跑腿的信使,下界招降孙悟空,给玉帝建议之类的活就是他的工作。

而太白金星这个神,也是出自星宿。我们前面说昴日星官的时候就说过,古人夜观天象,把星星分为二十八宿,对应用动物来具象化。而二十八宿的划分就是为了观察太阳、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而太白金星就是五大行星之首,是最亮的一颗。

太白金星是个星宿神,职位比昴日星官高点。太上老君是能受到玉帝和王母尊重的懂得佛法的神仙,所以两位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