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省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9.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66%。回族、满族、畲族为我省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83%,居全国第9位。少数民族在全省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多且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全省现有9个民族乡、1个民族农场(享受民族乡待遇)、1个民族街道(享受民族乡待遇)、13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02所民族中小学。
【回族】回族是安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早在唐、宋时期,安徽已有回族先民活动,元代以后,因被签发、调卫、屯田或自然迁徙,回族开始在安徽大量定居,到明末清初时,外省回族大量迁入,省内回族从西北往东南缓慢发展,今皖中、皖南、皖东南一带的回民,不少都是由皖西北迁徙而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安徽建设的发展,回族人口由其它省、市因工作调动、就业分配和联姻等迁入较多,人数迅速增长。
人口分布方面,安徽回族分散在全省各地,每个县市均有回族。但从整体上看,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江南少而分散,交通要道、重镇回族人口又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从全省情况看是大分散,从民族乡、村看,是小聚居。
回族进入安徽后,由于自身原因和安徽的地域特点,主要从事于饮食业、屠宰加工业、制革业、个体商户及半商半农等,但在皖南和皖中的小部分地区也有一些纯粹以农业为生的回民。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早期来皖的回族先民、回族部落中发展,对安徽回族共同文化、共同经济生活、共同风俗习惯等都起到过凝聚作用。今安徽回族仍有参加每星期五礼主麻以及礼拜、念经、把斋、朝觐等宗教活动。同时安徽回族由于宗教信仰和自身生活环境,形成了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等方面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习惯。
回族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建国前历朝历代均未取得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历史上,安徽回族也出现过不少英雄人物和杰出人士,如明代的常遇春、蓝玉、沐英,清代的马大用、杨歧珍,民国时期的端木杰等,但都未能改变整个回族的政治待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一大批回族志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如滁州定远二龙乡的清真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回族才真正得到了政治上的平等权利,才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涌现出一批高级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委员会中均有回族代表、委员,其在全体代表、委员所占比例高于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安徽建立了回族乡、村和民族居委会,各回族乡乡长均由回族干部担任。
【满族】安徽满族主要分布在肥东县完牌坊一带,以完颜为姓自明朝初期就生活在这里。完颜氏满族来自山西云内州,其祖完配随朱元璋征战有功,被封于今合肥肥东一带屯卫,遂居安徽。散居在全省各地的满族多是建国后由于工作原因、自然迁徙或通婚联姻而来。
全省满族约有四成分布在肥东,有满族行政村一个,其余散居在全省各地,人口相对较多的是合肥市、芜湖市、淮南市、蚌埠市等。
【畲族】畲族来源于古老的越民族,据传发源地是广东潮州凤凰山,公元7世纪形成民族,后辗转迁至福建、浙江。清光绪五年(1879年)以后,从浙江桐庐、兰溪、淳安等县迁来一部分畲族,落脚安徽省宁国县云梯乡一带,成为安徽畲族的主要来源。另有来自福建省蒲城等地,数量较少。散居在安徽其它地方的畲族人口,大多数是工作调动、学校分配或通婚联姻而来。
安徽畲族主要分布在宁国县,宁国县畲族约占全省畲族的80%以上,有畲族行政村1个,其余主要分布于各省辖市。
建国前很长时间,畲族依旧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新垦土地土质贫瘠,生产力极为低下。建国后,通过大力兴修水利,改造低产农田,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畲族依靠山地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畲族口头文学丰富,有长篇叙事歌,小说歌、杂歌等。畲族“有物必有歌”,内容包罗万象,以杂歌最多。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与齐唱,以对唱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