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马王堆传奇观后感800字

出国旅游网 2023-08-03 00:58 编辑:admin 165阅读

近日,有机会再次回老家,去湖南博物馆看了看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南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的女尸。这具古尸入土已经2000多年,仍保持着栩栩如生的面目和弹性肌肤,令人不可思议。同时,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一大批品种繁多、保存完整、价值极为珍贵的文物,堪称中华文明古国的瑰宝。

据资料记载,在中国南部的湖南省长沙市东郊,民间一直流传说此地有一个大型墓葬,有的讹传说一个姓马的王侯葬在这里,因此,这里一直叫“马王堆”;还有传说说,这里埋着古代长沙王的生母,并因此产生了一些传奇故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次无意的发掘,这个传说中的大型墓葬的主人才终于被确定。 1971年,就在长沙马王堆,人们正在挖掘地下室,当挖掘到地下十几米的时候,施工者发现大量又细又软,就象面团一样的白膏泥。工人用钢钎向下打眼钻探,当钢钎从白膏泥中抽出后,钻孔中冒出一股呛人的气体。当时正好有人划火柴,这股气体被点燃了,发着蓝中带红的火苗,像一条扭动的蛇一样燃烧。有人往火焰上浇水,但水泼上去却被强大的气体压力反喷出来。最后用泥袋堵住钻孔,才将火焰熄灭。

经专家实地探察,初步确定被挖的地下是一座古墓。墓穴被打开后,人们发现,墓底和椁室填满了1米多厚的白膏泥,在白膏泥下面铺着厚厚的木炭,约有5千多公斤,装了整整4辆卡车。木炭被取完后露出了棺椁,棺椁上铺着几十张竹席,刚出土时,竹席颜色嫩黄,光亮如新,但仅十几分钟,竹席就变成了黑色的朽物。墓中有四层套棺,外面的大椁长近7米,宽5米,高近3米。

棺椁打开以后,人们被墓主女尸栩栩如生的面目惊呆了。这具女尸外形完整,面容清晰可辨,头发光鲜,手指脚趾纹路清晰,皮肤湿润,肌肉有弹性,四肢关节可以活动。解剖发现,女尸各内脏器官完好,食道、胃及小肠内有甜瓜子100多粒,说明墓主人是在吃甜瓜子时死的,死亡的时间应在瓜熟季节。墓中有“妾辛追”的名章。据考证,墓主埋葬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名叫辛追。

“千年不腐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专家、游客、拍电影的、搞科研的,全都赶到了长沙市。据有关部门统计,马王堆女尸出土后很短的时间内,长沙市的流动人口陡增了5万。 辛追墓发掘后的两年间,在其附近又发掘了两个大型汉墓,据考证,一个墓主就是辛追的丈夫、长沙国丞相利仓,另一个墓主则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这三个墓葬被统称为“长沙马王堆汉墓”。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帛画以及大量的帛书和竹木简。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价值极为珍贵。该墓出土了1400多件纺织品,被称为“令人惊叹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丝绸宝库”。其中有两件素纱单衣,衣长有1米多,两袖伸直近2米,而重量仅有28克,长袍式的单衣,折叠起来就能握在一只手中,穿着起来,就象古书中说的“薄如蝉衣,轻若烟雾”,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木简,不仅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还有中国最古老的医药专著《脉法》和《五十二病方》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数量庞大、内容重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许多原有的学术观念和传统认识。

长沙马王堆的发掘,对中国考古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并且有成组成套的物品,还有内容珍秘的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