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节气时间怎么确定?
二十四节气时间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推算出来的。古代天文学者“落下闳”想出设立测算时间的日晷仪。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通式寿星公式——[Y×D+C]-L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
一年24个节气,在阳历里面循环运转,阳历一年365天五小时48分46秒,每个季节半个月一年需要360天,剩下的五小时48分46秒尾数下传。
有谁知道二十四节气分别是那个月的那一天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
24节气也是中国历的特点。节气是完全跟太阳走的,可称阳历的一部分。地球绕日因为昼夜长短,太阳高低的不同,所以一年才会有春夏秋冬四季。
日子最长的那一天称为夏至。日子最短的那一天称为冬至。夹在中间昼夜平分各12小时的两天称春分和秋分,二至二分在春秋时就已经知道了。其余20个节气,到汉初才完备。西洋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并不像我们中国有立春、雨水、惊蛰等等。
我国的24节气中,12个为气,12个为节。节应在月初,气应在月中,所以气又名中气。譬如立春为阴历正月之节,雨水乃正月之气。惊蛰为2月之节,春分乃2月之气等等。24节气一个循环,即是从立春到立春,或是冬至到冬至,有365天又1/4,一节一气平均乙。而阴历一个月只有29天有余。过了若干时必会有月份单有节而无气,或有气而无节。这有节无气的月份就叫做宴兄察闰月。
农历除了年月日计时方法以外,还有一种计时方法,就是节气计时方法。
节气起源尘斗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0101立春、0201惊蛰、0301清明、0401立夏、0501芒种、0601小暑、0701立秋、0801白露、0901寒露、1001立冬、1101大雪和1201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0102雨水、0202春分、0302谷雨、0402小满、0502夏至、0602大暑、0702处暑、0802秋分、0902霜降、1002小雪、1102冬至和1202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记忆节气的七言绝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记忆节气的口诀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晌茄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表
春
季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夏
季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桥乱银暑
7月22日--24日
秋
季
立秋
8月7--9日敏宴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陪洞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 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