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隔脏睡袋如何使用?

出国旅游网 2023-02-25 00:40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宾馆隔脏睡袋如何使用?

睡袋有枕套套到宾馆枕头上面,直接睡在自己的睡袋里面把棉被隔绝就可以了

二、有没有人使用过天石双人七孔棉信封睡袋?要比单人睡袋拼在一起使用好吗?

双人睡袋比2个单人睡袋价格合适,如果平时使用互拼的比较多,还是要个双人的使用,而且还可以拆开后当单人的使用方便。

三、看帐篷外大雪纷飞是一种什么体验?之户外帐篷睡袋篇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一斗米

户外有风险请注意安全。

出门原则跟老驴跟向导,会看轨迹,有灾害预防方案。真的不行就叫救援。新人新手建议去成熟营地,有些营地也会有很好的风景可看。

你去户外露营吗?你会选着什么方式去户外露营?

1、讲述冬季户外露营的干货知识,如何保暖?

2、围绕冬季露营,推荐6-8款适合的帐篷;

3、分享自己的冬季露营计划,或曾经冬季露营的经验;

一年四季冬季其实是最美最磅薄大气的。登山徒步很多人是为了去看冰山和雪景。就如同现在的冬奥运动的魅力真的不比夏奥差到哪里去,而且各种美感还是冬奥更加让人有观赏性。其实自己参与进去也是冬奥更加的好玩,大家玩过跳楼机,或者水上公园里面的那些大喇叭之类的项目吧,滑雪其实那种大跳台的感觉就是这样的,那个惊险刺激是很多夏季运动没法体验到的。

当然景色也是,雪景的魅力是无法想象的,杭州最有名的雪景应该是断桥残雪,但是现在的气候要看到这样的景色是不太可能了,只要杭州有雪,断桥只有被人堆压断的份,雪是根本堆起来的。所以一般杭州下雪我会去山里看雪,比如今年杭州比较有名的百丈岭风雪,我18年去过一次,上面的冰湖就有人在露营,他们应该是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一晚上等待雪的降下,第二天最冷的时候看到漫山遍野的雾凇美景,这个和我们自己走上去看要到大中午以后的景色肯定是不一样的,今天我来专门讲讲冬季出去看雪景的一些露营帐篷和保暖小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一篇我会写一份冬季观雪的注意点,特别是针对某某书上看到雪景就中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看雪的那些值友的一点小小告诫。

一个国际友人에드윈在欧洲旅行的照片

一个国际友人에드윈在欧洲旅行的照片

这款帐篷就是八角帐篷,它上面那个窗户都是可以打开的,带烟囱口,用那种TC棉。这个帐篷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用到2000左右的价格的帐篷也算是有点入门或者已经走过不少弯路的购买者了,一般这样贵的帐篷要冬天去观雪的话绝对是好的选择,但是要夏天去,有的帐篷开窗不够,透气不足的话会很难受,大家夏天露营应该也能够感受,不是蚊子太多,就是帐篷太闷热,棉材料设计,帐篷更加透气。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兼顾到夏天冬天的需求,为一年四季的发烧友带来露营的快乐体验,超大的空间也可以摆放更多家具。让一家人在露营的时候享受换乐。

棉布帐篷,它主要是国外比较流行,包括像大白熊啊,他全部用的是棉布,包括日本那边,也喜欢用棉布,那棉布就像我们这个衣服一样啊,它主要是这个透气性比较好。在帐篷里面,就像大大热那种大夏天,进去包括晚上的话,它不会很闷。缺点是容易发霉,受潮,比较不适合在潮湿地区使用。

这点作为本土的企业,三只小驴这点做的很好,可以提供保养知识,有效的提高新手或者刚入门不久使用不当的人们的顾虑,有效的避免了想要舒适性能但是打理不到位的特点。像这篇冬季推介的出门去露营,雪地里面全是雪,搞的帐篷湿哒哒,拿回家像杭州这个天气别说干了,内裤多快要没有的穿了,只能靠空调和抽湿机过日子。所以有个有效指导保养维护真的是太重要了。这个就是我推介这款三只小驴最大的理由。

这里也小科普下:下雪下雨后,或者可能有那种那个雾凇天,需要回来在家里通风处晾干,然后放个几天,再那个保存起来,如果有一点点发霉,就前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除霉剂,然后那个去弄一下。这样就能很好的保养到位了。

传统的部落帐篷全是中间有个杆子的,黑鹿这款就很好的避免了这样的尴尬,小年轻带女朋友去露营然后中间有个杆子,还不能把行军床放一起,要互相取暖或者有些朋友需要把两个睡袋拼接起来的时候就比较尴尬了。有时候暖脚的需求还是有的。这款精灵部落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别的我就不介绍了,冬季露营大家选部落帐篷是为了暖和,但是这个双人行军床和大的充气床垫不能放下确实是个很大的痛点,大家看自己的需求吧,毕竟这个也是有需求的。

三峰轻奢小巧部落帐篷

三峰毕竟是徒步背包帐篷起家的,做出来的帐篷还是更多的考虑到轻便,虽然还是有营地车,但是搭建,拿上拿下的用还是有点压力的,很多轻奢帐篷不是那些发烧友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上一些高大上的帐篷,这样轻便的部落帐篷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它没有高大的空间,容不下各种座椅或者放下两张大床还要放下炉子,再放下一套座椅,还有柜子什么的乱七八糟的装X装备。

如果你是一个公园露营者,如果你只是带孩子去公园,不去过夜的,就想带着孩子好好的过一个周末的露营生活。那么这两款三峰的部落帐篷就是很好的选择了,够大了。目前有三人款和四人款可以选择。也不需要繁琐的搭配很多家具,毕竟有的人家里的面积也就100平方的,再搞一大堆高大上的露营装备,家里的面积就不够用了,你是打算以后住帐篷还是以后住家?这点你要考虑好。

经过很好的改良后,防风防雨,特别是炉子的用户也能够很好的使用,总重量也不是很重,作为商业队伍来说,有马帮托运的话,这款帐篷的舒适度那可是杠杠的。 汽车 出行也方便,车在停车场,走一段不是太远的路也能够接受,远比那些轻奢到SUV也装不下装备的最后用货拉拉的人更多的体验到户外的纯粹感,同时不失去舒适的体验。例如最佳露营地点四姑娘山的长平沟下面的营地,你开车你能带那么多东西进去吗?而这个重量马帮确很轻松。杭州的太子尖也是,要翻约一段路,自己背这个重量带上睡袋和睡垫上去也还好,毕竟这样的帐篷出去多是带孩子老婆去的,能舒服度高一点就高一点了。再者像台州的公孟古道,上面的村子里面有输送实物的传送带,直接送上去就可以了,自己轻装上去和托包一样的方便。

不过目前的趋势还是轻奢露营为主了,三峰也是开发了很多轻奢的露营帐篷,例如部落4的话可以有更大的容量让你享受到更多的露营装备带来的乐趣,我们期待三峰的更好的产品出现。

三峰的另外力作,两室一厅的蓝山PLUS,这款帐篷就是很适合大家庭出行了,例如我们家的情况,我和我姐姐想要去露营的话,我是户外爱好者,他们家根本就不玩户外,这样就能够在他们没有户外装备的情况下很好的和我们一起去体验露营的乐趣。又或者我家是三代同居的,我带着孩子老婆还能带着爸妈一起去露营,让老人和年轻人一起融合起来,不用整天待在家里。如果有这样的需求这种两室的帐篷就很好用了。

背包客,其实想看更好的美景只能是背包客,有车一族只能让你走的更远,但是更好的观察点还是要靠人力走上去。像杭州比较有名的经典观雪点太子尖,龙王山。车最多开到1300米左右,还有300来米左右需要自己走上去,哪里才有更好的景点,这个时候轻奢的露营帐篷就对不住了。

像成都的的值友就可以去牛背山,这个景点以前就是背包客走出来的,还有华冷尖,这个目前是大通铺。自带帐篷和睡袋会方便和安静点。还有我喜欢的子梅垭口,那里需要开车上去搭帐篷。不过不适合轻奢帐篷,除非你是当地人有很强的高原适应能力,要不然真心不建议你去体验。搭建个轻奢帐篷可能就直接高反了,更别提想露营了。这样的地方只能搭建一些简易的帐篷。

三峰蓝山这两款帐篷在B站还是蛮出名的,质量不错,特别是抗风和雪地适应性能比一般的杆杖帐篷要耐用很多,大雪太风天也不会被吹弯了,毕竟用18粗的登山杖作为支柱还是抗压力杠杠的。对比普通的金属支架的鱼骨帐篷这个非自立的帐篷的优势就很明显的。像三峰自己家的飘云这个类型的帐篷虽然抗压力和耐用性能很好,但是冬季大风极寒天气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注意。走鳌太大风天帐篷被吹弯吹到的可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有金属支架的。

蓝山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帐杆他会比较轻便,非常容易携带。700克左右的重量差不多就一瓶矿泉水的重量了。我去爬武功山的时候就在去的时候准备了一瓶脉动,在绝望坡上人家又给了我瓶矿泉水,我一直背到在回家的高铁上才喝掉,我那时感觉自己傻掉了,居然准备那么多水。完全可以在住宿的地方补给的。对比这两瓶饮料,蓝山的帐篷真的还有多余量可以多。这个对于想去观雪,体能又一般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700克你的手机加充电器和充电宝可能就有那么重了。绝对是负担得起的户外用品。

至于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话,作为徒步帐篷起家的三峰这点选材上肯定不是问题了,我自己就有他们家2个帐篷,对于他们的产品还是比较又信心的,同事终生保修这点也让我很欣慰。我自己的飘云就因为搭建不合理,挂钩破损了,直接快递过去给我免费修好了,这点真的非常感谢,这个损坏确实是我人为损坏的,没有扎紧绳子造成的,三峰二话没说就搞定了。所以好的产品还需要好的售后,没有好的售后不是好产品。三峰外账的寿命大概是8年。大家注意时效,不要拿个7-8年的帐篷还出去露营,最好提前检查下是否完好。厂家说好像是5年左右,大家反正过了5年就需要注意检查。

有钱sts, 没钱黑冰华巍天石 , 再下面牧高笛挪客。这个是露营大佬们的推介。我比较熟悉黑冰的产品,这里就拿黑冰的举例,大家可以自己参考看黑冰的参数购买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价格第一是你的选择还是性价比是你的选择还是颜值是你的选择请自己选。

我作为老手来说我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还不错的黑冰。

任性的直接电热毯加户外电源。注意户外保暖睡袋重要,垫子也非常重要,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冬天选R在5.0以上的,不够两个叠加起来,比如蛋潮2.0+加一个3.5+的就差不多够了。别自带一个垫子,要冻坏的。

冬季露营睡袋的三个选择,同样情况下的不同型号的选择。问什么选择温度在-10度以下的温标,主要还是冬季山里最低温度就是-10.杭州地区的天目山仙人顶,龙王山,再高一点的清凉峰极寒温度-20度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那个是推介给观雪用的,江南地区的湿冷外加雪冷的体感上要比北方纯-20度冷的多,也需要更暖的温标才能有效的保证睡眠的质量。我今年打算去四姑娘山大峰,大本营我也会在这三款里面选择下用哪款。

B1500,

Z1000,

G1300

大家从这三个比较接近的温区的睡袋中也可以看到有些差别。

B系列是鸭绒填充,采用拒水羽绒,相同温标下自重较大,性价比高,适合入门选手,或者冬季出行次数较少的朋友。

G系列为鹅绒填充,相同充绒量下保暖效果要优于B系列,重量相对较轻,适合大多数玩家。

Z系列为黑冰旗舰款,800+蓬松度拒水鹅绒,10D面料,整体更加轻盈保暖,适合轻量化玩家,或长时间出行的朋友

黑冰本身是徒步户外露营出身的厂家,算是对徒步驴友比较友好的厂家,出了一些产品也多比较适合徒步出行,其中旗舰款也是主要为了高海拔地区或者轻量化需求的追求者使用。

当然B系列更加实用,除了重量大点,要是普通的轻奢露营问题不大,反正到营地是车,到帐篷是用营地车拉过去的。

比较平衡的是G系列,鹅绒保暖又轻便,不要小看了那几百克的重量哦,爬山有时候真的就差那么几百克。我有一次去徒步登山,最后快到顶了就是走不动,整个人快崩溃了,这个时候领队帮我拿了下水杯,水杯里面就是300G左右的重量吧,加上杯子应该不到400G我就奇迹般的走了上去。体验过和不体验过轻量化真的是没法理解的。估计公路自行车的那些值友会有很直观的感受。30000块钱的车升级到60000块钱,大概能够减重3公斤,差不多10000一公斤的减重成本吧。具体为什么要减重大家自己去找百科。反正要我选择我也减重,前提钱包答应的情况下。

作为睡袋的老品牌,黑冰真的是值得大家考虑的。

当然我还是希望黑冰出更多轻奢露营款的睡袋,这样又更多的入门级的朋友可以使用到黑冰了,毕竟户外睡觉用睡袋没有家里用被子来的爽啊。我家领导就不愿意用睡袋,她们单位现在值夜班我给她准备了睡袋和垫子就很不喜欢,非得买个行军床和被子才接受。

所以请黑冰看到了也可以考虑下。

三个睡袋的体积大小差异也很明显。

黑冰用户在观雪山

观雪景后晒睡袋

在帐篷里看雪山

雾凇,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