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参考一下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
按发育演化,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
湖北通山隐水洞位于湖北核电之都――通山县大畈境内,九宫山下,富水湖畔,距通山县城12公里,距武汉市130公里,交通便利。[1] 隐水洞因洞中隐藏有两条河流而得名。与中国已发现的地下河洞穴相比,通山隐水洞兼备现代地下河与古河道景观,其景观质量及分布结构较好。如已开发的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广西桂林冠岩、荔蒲丰鱼岩、重庆张关水洞等,不是地下河景观较少,便是景观仅分布在地下河的上层古通道。与通山隐水洞属于同一档次冠岩附近的小河里岩水洞、广西平果龙马岩、柳城龙寨水岩,地下河道景观多、品级高,还没有开发。
隐水洞是一处典型的由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溶地质作用形成的大型溶洞,洞穴穿越的母岩为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系碳酸盐岩石。 隐水洞长约5180米,洞穴与地下河合二为一,洞内喀斯特景观,有大量天然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幕、石瀑、石田。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又叫岩溶地貌。
它得名于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高原,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石灰岩地形。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
喀斯特一词取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喀尔斯高原地名,19世纪中叶被引进为喀斯特区一系列作用与现象的总称,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喀斯特地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
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
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
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
按气候地貌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
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带(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于它不仅有地表的,而且有与其成因联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态――洞穴。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峡谷、溶沟和溶隙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
中国仅裸露型喀斯特即约9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区域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种因侵蚀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转为地下河,遗留干涸的渗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划为悬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库,即使建水库也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喀斯特地貌因形态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气和水的特性与有益成分而成为旅游资源。
什么是喀斯特景观?及其在中国的分布
喀斯特景观也即石灰岩景观,是石灰岩在水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再经过外力水的侵蚀作用(溶洞)或沉积作用(石鳗,石柱)而形成的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只主表现为地下溶洞,石林,石峰,最著名的路南石林和桂林山水・・
喀斯特地貌一般是指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地质状况十分复杂,在喀斯特地形区修水库要防渗漏,修公路铁路要防止塌方。喀斯特地貌一般包括“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景观。
岩溶景观。湖北西部、贵州、云南东部和广西中部、西部最多,青海西南部和山西较多,新疆中部、西部、西藏中西部和湖南南部也有一定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