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山水画代表作?

出国旅游网 2023-02-17 00:55 编辑:admin 177阅读

一、蓝绿山水画代表作?

一般叫做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指中国画燃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两种原料作为主的山水画称之为“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

隋唐有展子虔游春图,大小李将军为代表的唐代青绿,南宋有赵伯驹、赵伯骕,明代的仇英皆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最有名的是宋代王希孟的长卷《千里江山图》。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代表画家

展子虔、李思训、仇英、张宏

代表作:《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文会图》、《鸟雀图》等。

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江山秋色图》、《汉太祖入关图》等。

二、青绿山水、文人山水和水墨山水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作为山水画的不同技法,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两大流派。二者之中,青绿山水因其设色之做法更接近自然山水的风貌,且偏于写实,而先于水墨山水成型。

青绿山水通常设色用三青和三绿,设色主用赭石花青的是浅绛山水,青绿山水加上金色(通常是线)是金碧山水,不设色为水墨,这是以技法区分的。

2、文人山水,或者说是文人画,是与当时的宫廷画体系所区分。所以文人画可以使水墨也可以是青绿。不同时期划分也不同,到近现代因为封建制的灭亡宫廷画已经没有了,但被现代院体画(高校)部分继承。

近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又出现现代派中国画。当代文人画应为教育制度的改变,也人丁凋零,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四绝,近代最知名的有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陆俨少也被称为文人画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直至六朝,画作仍未处理好山、水、人等构图要素的比例关系与空间关系,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隋代展子虔作《游春图》,被视为青绿山水画成型的标志,后经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扬光大(代表作《明皇幸蜀图》)。青

绿山水画中,山水,楼亭,人船等要素的大小及空间位置关系严谨且精致;其画风以矿物颜料的青绿色为主,先勾线而后填色,重轮廓而轻笔墨;在艺术效果上追求山水金碧灿烂,色泽繁复而艳丽,其审美趋向多为宫廷或官方画院所推尚。

至宋代,其虽受“院体画”所影响,但不拘于此而演变出不同流派,并有诸多佳作流传于世,如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

三、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的特点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换,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换,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山水画的技法包括“勾”、“皴”、“染”、“点”四个步骤,先用墨线勾出山石的轮廓,再用各种皴法画出山石明暗向背,然后用淡墨渲染,进一步加强山石的立体感,最后用浓墨或鲜明的颜色点出石上青苔或远山的树木。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但日本的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的是宁静的气氛;欧洲则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作为人物背景的风景,到了17世纪才开始有纯粹的风景画。

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画家访问中国时,认为水墨山水不写实,当时苏联反对西方现代的抽象派绘画,后来被邀请游览黄山云海后,才感叹地发现中国的水墨山水非常逼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的风景。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