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那达慕大会,火把节,芦笙节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出国旅游网 2023-05-31 00:09 编辑:admin 283阅读

泼水节,那达慕大会,火把节,芦笙节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歌婆节(歌玗节)是壮族传统节日,芦笙节是苗族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耍海会是白族传统节日。火把节,泼水节等节日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相比之下,白族盛会耍海会反而鲜少有人知。耍海会是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在农历八月八日举办的一次传统的盛会。在耍海的日子里,人们支起唢呐,唱着《大本曲》,对着调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鹤舞,尽情欢乐。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龙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装而成,在长约十米,宽约三米的风帆上,披红挂绿、张灯结彩。

桅杆上扎有五颜六色的"连升三级"的大斗,并拴上铜锣,尾舵上竖有松枝,船舷上画着叱咤风云的"黄龙"和"黑龙",中间镶嵌一面圆"宝镜"。随着一声号令,各村寨的龙舟竞发,人们唱着赛舟调,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泼水节是什么族

泼水节是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帆凳段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到态誉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

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粗尘、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