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和九九歌是什么?

出国旅游网 2023-04-20 07:10 编辑:admin 87阅读

二十四节气歌和九九歌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九歌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九九歌”是汉族民间谚语,是民间流传的民俗歌谣。

“九九”指冬至或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一个叫“冬九九”,一个叫“夏九九”。民间一般指冬九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按次称为头九、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即所谓“数九寒天”。

九九歌歌词: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十四节气歌歌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九九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九天,即为”冬九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 是节令名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九天,即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为头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间,是中国最冷时期,而最末一个九天即九九期间已是3月“惊蛰”时节,气候转暖,是“九九艳阳天”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扩展资料:

九九歌的河南版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五、湖南版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的河南版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五、湖南版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浅谈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

浅谈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

现代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由,不会要求你用特定的步法动作来表现你的感情。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现代舞单人舞编舞技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舞以其不拘一格的观念和精神在当下赢得了一批年轻人的青睐,它所倡导的自由随意的舞风和直指内心体验的创作理念已经使其成为一个分类学意义上的“舞种”。而从学理上来看,现代舞并非一个舞种,而是一个外延宽泛的观念,是二十世纪现代思潮在舞蹈界的反映,也是舞蹈正在进行时的状态。在现代思潮所给予的自由空间里,现代舞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探讨编导技法无限可能性的过程。笔者就现代舞单人舞的编舞技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舞蹈编导初学者或爱好者的理论学习,使其了解现代舞单人舞的编舞技法内容,并在编舞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引导。

一、现代舞单人舞编舞的技法训练

现代舞编舞的教学是由“单人舞技法基本理论”、“基本的技法技术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内容结合起来的,并通过分析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造性的重建架构,并尽力培养完成编导技术技法的形式训练和动作思维的能力[1]。单人舞编导基本理论与技法是编导教学的根本。经过现代舞编导先驱们对动作研究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教学体系:从启发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开始,引入时、空、力等相关因素变化,让编舞者逐步了解舞蹈的语言层级,最终以纯动作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小品。

(一)舞蹈动机

“动机”一词借自音乐,常指一个简短的旋律型,一般长度为1小节。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多丽丝韩芙丽把舞蹈的动机,称为“动作动机”,指的是作为编舞起始之点的“1小节舞句”[2]。舞蹈动机是最基础的动作结构单位,是舞蹈形象的基因,是统一舞蹈动作的中坚要素,也是发展舞蹈语言的主导因素。通常舞蹈动机具有形象性,可变性,鲜明个性,简练性,舞蹈性,观赏性等特征。在形成动机以后就开始发展了,舞蹈动机的发展可以是单一动机向复合动机发展;方向、幅度、力度、节奏、空间的变化;原型动机中加新元素;加大原型动机难度;多次重复;变化重复;调整动机动作顺序;改变完成动机节奏的身体部位;改变动机情态;改变原型动机的时值等。我们可以综合利用以上的办法来组合使用。

(二)造型构思及其“解”“进”

造型,是指相对静止的动作。对于造型的要求是新颖,具有动作性而有所表达。这就需要造型的“解”与“进”。“解”“进”都是具有造型因素的动作过程。“解”是指在造型基础上,一种缓慢的造型拆解动作。反之,“进”是缓慢潜入造型的动作。对于“解”与“进”的这种关联性发展,我们可以理解成电视里常看到的花苞到花儿怒放的慢镜头播放,可以用一段“解”或“进”的动作造型来分别比作“花苞”和“怒放”的状态。我们需要诠释出来的就是这两种状态在转变过程中动作的层层解剖,关系紧凑的链接,造型的瞬间跳度。

(三)时空力的综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发展变化,编舞者便可以进入到舞段练习阶段。舞段技法练习分为四个板块:时间、空间、力量的认识与动作的发展变化以及动作的分解与重构。在时间练习上,主要通过慢速,快速和节奏变化来使动作达到发展变化,呈现一个全新的舞蹈段落。在空间练习上,我们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的扩展与压缩。在力量练习上,通过力量的变化引起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给动作“原型”以丰富的变化和发展。而力量的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求两极的对比,如收缩与放松,紧绷与松懈等。动作的分解是对动作进行分解,分解到最小元素。它包括动作分解,动作重构,元素舞段。通过这样的分解,达到动作的发展变化,构成新的舞蹈段落。

(四)节奏、情绪和路线的练习

节奏练习,主要通过慢速,快速和变化节奏来练习。首先将动作慢速去完成,在慢速中感受动作的细腻;再将动作快速完成;最后则是将原型组合节奏化,比如几个简单的走步,在需要表达急切情绪时,变它为碎步,而后在一串碎步后嘎然而止。这种节奏的处理,可以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的波澜,形成一定的.情感冲击。 情绪练习,是以自己的肢体动作为主的,也包括一些表情的传达,能使观众清晰动作的情感内涵,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情绪练习能有效的培养编舞者情感的表达,为后面成品舞蹈编创的情感内核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情绪练习可以理解为一种生理上的情绪,也可以是拟人化的情绪,如天怒,神泣等,甚至可以是一种意象性表达。如袁禾老师在《舞蹈意象论》中提到的“舞以达欢,舞以载道,舞以象和”就指出了舞蹈中意象的重要性和至高地位[3]。路线练习,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加强舞蹈的脚下流动,使动作能在舞台上流动起来,动作流动过程中留下的路经痕迹形成一定路线图像,可以使整个舞蹈形成一种构图,进而形成一种表达。

(五)小品

舞蹈小品,也是作品。只是在规模上,时间上短小一些,一般在3到5分钟,结构相对独立。既然也是作品,首先它要求主题明确;作品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它可以运用重复、对比、调度等多种手段进行编导,连贯性强。在元素、造型、舞句的材料使用上要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便于初学者对作品整体上的把握。

(六)舞蹈成品

在现今可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文献中,单人舞技法练习通常分为七部分。认识、选择动作;动作元素的分解;造型的构建;时空力的运用;舞段的构建;形式结构小品;音乐即兴运用。音乐即兴运用是指相对固定的舞蹈小品,在不同风格音乐的配合下进行舞动的形式,舞者可以和音乐同步而舞,也可以把音乐单纯作为一种背景而进行舞动。这种练习主要是打破常规的编导模式,尝试一种新的与音乐联系的方式,给观者不同的艺术感知从而丰富作品的想象空间。

二、对于现代舞学习的几点意见

现代舞强调自我、尊重个性,所以外表看来它几乎是没有审美规则可循的,无拘无束,有时甚至自由散漫、慵懒、无所事事。更有甚至可能会跟随其他现代艺术荒诞、离奇、怪异的想法,与通常意义上的舞蹈渐行渐远。因此学习借鉴它时要掌握分寸和尺度。宏观学习现代舞单人舞编舞的基本技法之后,需要更多的是实践创作,这也是学习理论之于实践的目的。我国舞蹈事业应是中国特色的舞蹈事业,不能崇洋媚外或异化自身文化,不能盲目苛求技术技巧的“高精尖”,使舞蹈成为杂耍,变态芭蕾。笔者以自身大学舞蹈学习环境,综合我国的舞蹈发展现状,对于我们如何学习好现代舞编舞提出以下见解。

(一)发展民族特色的现代舞

目前在中国,现代舞还只是一个小众的艺术,但著名现代舞团云门却有众多的观众,其原因在于编导林怀民提出的“中国人编舞给中国人看”思想,这也是云门舞团长期积累培养观众的结果[4]。在云门最新作品《行草》中很好展现了人生百味,气定神闲的哲思,这种内涵植根于每个中国人骨髓,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一个编导用轻盈的身体传达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不仅能很好发展我国现代舞,而且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09年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一桌N椅》,是从戏曲唱腔中捕捉现代舞。前身是由北京现代舞团首演于2000年的《一桌两椅》,其主要编导曹诚渊立足传统戏曲,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变,虽然演出一度引起争议,但它借助传统文化来创新,在褒贬不一的争论声中造就了一定影响。整个舞剧挑选了最具特色的八个剧种(京剧、越剧、秦腔、豫剧、粤剧、潮剧、二人传及黄梅戏),选取其中精彩的剧目唱段,而每一唱段代表一种人类关系的特殊处境。多年后的再次登台,编导依然借用中国戏曲高度凝练的抽象手段和精神意向,并别出心裁地在剧本架构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解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两个作品的巨大成功是在于他们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做支撑。作为中国舞者,我们除了不断学习外国各方优势之外,最终目的应该是发展和推广自身文化。我认为,无论一个舞者跳得如何,编得如何,他能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为宗旨才是最崇高而伟大的。

(二)不做舞蹈机器

中国舞蹈界是以表演为核心的一个体系,少有创新,就连CCTV舞蹈大赛都传达着技术至上的信息,这也导致舞蹈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发展的畸形走向。有无数佚名网络笔者坦言:“当今中国官方和专业领域中的所谓舞蹈,已经不是舞蹈,而应该改称为体操艺术;杂技艺术;人体雕塑艺术;变种芭蕾舞。”“一百多年来,中国不是对外开放不够,而是中国已经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已久!”[3]这么犀利的批判是我们所有舞蹈艺术从事者值得深深反思的。编导用心创作,舞者用心舞蹈,真心的,真切的创作舞蹈形式,这才是作品达到极致的不变定理。因为任何一个作品最动人的,应该是它的那份情!学习编舞技法,是对舞者的完善且有助培养集表演、教育和编导于一身的综合型舞蹈人才。在技法学习中,对舞者个性和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这样有助于舞者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不再是机械地肢体活动,不是程式化的编创。

三、结束语

中国的舞蹈行业发展迅速,我们需要发展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现代舞,并且始终以创新为主导核心,形成能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批判性和独立性的良性发展氛围。这就要求我国的舞蹈人才对于舞蹈有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知。我国的舞蹈人才不应该是被舞种严格分割的专才,而是,不仅能跳任何舞种,能教学,更应该是能编创的,能表达生活感悟,能为舞蹈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的全面人才。戴爱莲说:进一步发展繁荣中国的舞蹈艺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参加进来的事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5]。对于青年舞蹈职业者来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守和.单人舞编舞技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于平.舞蹈动机的捕捉与运演[DB/OL]. 2005-4-24.

[3]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张麟.气定神闲 意象万千DD从《行草》看林怀民的现代舞艺术追求[J].舞蹈,2010.

[5]黄明珠.现代舞的风格特征[DB/OL].

【拓展】茶文化与现代舞教学研究

摘要 :武夷山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武夷山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将武夷的茶文化发扬光大,茶歌将人与茶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茶舞蹈更是优美若仙境舞蹈。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茶舞蹈便是将这种精神用动作和舞姿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将茶文化运用到舞蹈中是舞蹈教学的一大难点与亮点,这要求老师既要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又精通舞蹈编排。本文将针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简单阐述,并针对茶舞蹈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武夷;茶文化;舞蹈教学

1武夷茶文化

武夷山的四五月份是最有“味道”的时候,这个时候武夷山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茶香,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福建是我国的茶叶大省,许多著名的茶都出自这个美丽的地方,不同的茶产区从南到北分布在整个福建省,闽中有绿茶,闽南有乌龙茶,闽北有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当然,闽北的茶叶品种更加丰富,尤其以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而闻名。武夷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茶基地,所以研究武夷茶文化以及茶舞蹈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精神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寓于舞蹈教学中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舞蹈将茶文化的精神更加形象地表达,同时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2武夷茶舞蹈分析

武夷山虽然是福建省产茶中心区,但是民间遗留的茶歌茶舞动态形象和资料较为贫乏,不及江西浙江地区,几乎没有关于茶舞的原生态舞蹈,更无从提取茶舞的元素。所以在缺乏详细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对于武夷茶舞蹈的编排只能是深入民间,通过长期的信息采集及采风,从民间茶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武夷茶问》是著名的武夷茶舞蹈诗,整个舞蹈诗的创作分为五个部分,将茶的历史以及采茶过程中的动作和民间的一些仪式优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一庞大的史诗般的巨作。舞蹈诗《武夷茶问》的五个部分分别是《雷声开山》、《风声喊山》、《水声茶灵》、《物声茶蜕》、《心声茶禅》。

2.1舞蹈形象设计

《雷声开山》的舞蹈形象来源于雕塑―武夷魂,并与彭祖开山的故事相结合。彭祖和他的儿子带领百姓开山造地,表现出不辞辛苦、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舞蹈的高潮部分,将开山者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特征展现出来,通过男子群舞,将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力量之美展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风声喊山》来自于当地茶农们在开山采茶前的喊山习俗,主要将武夷山茶祭祀中喊山仪式展示出来。舞蹈改编自闽北特色的舞蹈动作―傩舞动作,这是闽北原生态民间特色舞蹈之一,古时主要用于祭祀、祈福、驱鬼、辟邪等,舞蹈中舞者的主要形象特点是佩戴着面具,这是傩舞中所使用的傩面具。舞者把傩面具戴在脑后,给人一种正面是人,背面是傩的一人双面的人物形象。《水声茶灵》直接描写了茶,茶灵不仅想表现出茶的灵魂更是把茶想象成一个精灵。作品中多采用拟人的舞蹈表现方式,通过背景布置和舞蹈表现,虚实结合,不仅仅是对茶的外形的单纯模仿和描画,而是用抽象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表现武夷茶的特点与灵魂。《物声茶蜕》表现茶的一个变化过程,从叶的采摘到最后的制成成品,将整个茶叶形成的复杂蜕变过程在舞蹈中表达出来,也从侧面反映出茶农的采茶、制茶的艰辛和丰收后的喜悦,将茶叶的蜕变过程凝结升华,打动观众。《心声茶禅》是通过一群白衣少女的飘逸、庄重、恭敬的奉茶、品茶的动作,以及其中的祥和宁静的氛围来烘托出高雅淡泊的气氛,让观众观后内心宁静平和。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意境的表现,作品是被佛教音乐、灯光来烘托气氛。

2.2舞蹈动作设计

《雷声开山》的主题动作是来源于对开山的场景想象,主要由搬石头、敲石头、抬石头、扛石头等动态动作组成。舞蹈主要利用脚步的移动变化,用沉重的脚步表现开山艰难。《风声喊山》主要再现喊山仪式,在舞蹈设计上借用音乐中的复调手法,一部分是背面的傩舞动作,另一部分人是正面喊山人的叩拜与击鼓喊山动作,两部分人在同一场景中表现喊山仪式。人和傩的正反面的动作对比在主题中得到和谐统一。《水声茶灵》主要是通过舞者的手臂动作将茶的柔软的花和叶表现出来,有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将茶的韵味表现出来。每一个舞步以及手臂动作的设计都是将茶精灵的飘逸展现出来。《物声茶蜕》主要是将采茶、制茶过程中几个代表动作的生活动作原型展现出来,在动作节奏上,通过快速繁忙的舞蹈动作表现出制茶的忙碌,通过放慢节奏的动作表现出制出茶后的喜悦自豪心情。《心声茶禅》在手形上,吸取了茶艺中对于佛教手形的总结,保持内心的宁静,体验茶道的悠远。在脚步上,用缓缓的行走步伐表现超凡飘逸,总体营造出一种祥和安宁的气氛。

3寓茶于教

3.1加强基本功教学

要想将茶文化淋漓精致地表现出来,加强舞蹈基本功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好的舞蹈设计及形象设计都需要优秀的舞者去展现,只有拥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茶文化的精髓及形象。通过对武夷茶舞蹈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想提升茶舞蹈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舞蹈演员的膝盖功夫和手腕力量。有好的膝盖功夫能够让演员在做半蹲、深蹲等动作时没有吃力的感觉,使身姿动作更加轻盈优美,这样也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展现茶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节,使表演更加到位。跳舞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演员要想能够在舞台展现优美舞姿及长时间的表演,就要在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化手腕的功夫主要是为了做一些轻灵飘逸表现采茶优美动作以及表现茶的灵魂时能够神形兼备。当然,舞者其他方面的力量训练也必不可少,只有有了坚强的体魄才能保证整场舞蹈的表演质量,满足舞蹈情节讲述需要,完美阐释舞蹈内涵。

3.2加强茶舞蹈文化背景的讲解

茶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艺术结晶,这些舞蹈中蕴含着现实生活的养料,激发着后人不断创新与创造。每一个茶舞蹈的动作背后都有其想要表达的故事或者灵魂,都是鲜活而生动的,只有真正了解了舞蹈的文化背景,才能将其主旨完美阐释。要想使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做到情景交融,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向演员生动形象地展现茶文化,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其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也可以经常播放一下民间的茶舞蹈或者茶农采茶、制茶的画面,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从实践中寻找灵感,而不是凭空想象。当然,有机会的话,老师还可以带学生到茶园实地考察、采风,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寻找灵感,体会茶舞蹈的精髓,从而将茶的神韵表现出来。

3.3加强情感训练与舞蹈动作的结合

舞蹈表演不仅仅是演员肢体动作的展示,更加是情感的表达宣泄,要让观众在从舞蹈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作品的主旨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向观众讲述故事,通过舞蹈动作传递着情感的浓烈与淡雅。为了能够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质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加强情感方面的训练。基本功训练和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富有情感的舞蹈表演才是有活力与生命力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民俗风情与文化特色,尽量还原真实,并且能够得到启发。这样,就需要教师多多带领学生深入实地去体验生活,甚至投入劳动中,从茶农的生活环境到工作环境,切实体会茶农采茶的艰辛和制茶成功的喜悦,欣赏冲泡茶汤过程的宁静氛围和动作手势,这样演员表演出来的舞蹈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骨骼丰满的。

3.4实现歌、舞、乐的结合

在我国古代将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表演并不少见,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将这三者割裂开来。后来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歌,似乎是音乐学院的技能;舞,似乎是舞蹈学院的技能;乐(戏)似乎又是戏剧学院的技能。看似“各司其职”,互不影响,其实是将三者割裂开来,而舞蹈又正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所以在现代舞蹈教学中应该三者相结合,不仅运用单项训练,还要加强多元化交叉训练,三者两两结合,使用这种高度融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锻炼,实现全面发展。这种全能型的舞蹈人才也正是目前所稀缺的。

3.5情景模拟训练

许多情况下,由于时间、精力等众多方面的限制,老师并不能经常带学生到实地去采风,在这种情况下,情景模拟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情景,指导学生在其创设的情景下进行技能训练。这种互动教学法打破了常规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训练模式,而是让师生在模拟情景中实现互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老师形象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抽象的动作变得形象化,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了生命力,学生也容易记忆,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4结语

贾作光先生曾经说过:“舞蹈创作必须立足于生活这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要在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舞蹈艺术。”舞蹈教学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茶文化是茶舞蹈的立足之本。舞者应该对传统民间民族舞蹈有深刻的认识,深刻学习传统民俗文化,从深层次发掘舞蹈主题背后的意义,领略其深刻内涵。所以,舞蹈教学中既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又要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多重教学才能使学生将舞蹈动作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表现在舞蹈作品中,最后带来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的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俊.江西地区采茶舞蹈教学中“三道弯”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74-375.

[2]董铭,吕荤全.“三道弯”在赣南采茶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2(9):91-92.

[3]李庆华.赣南采茶舞蹈“三大表演技巧”与舞蹈演员性格化训练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4]吴莉兰.论武夷文化中的“茶”舞蹈元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