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全国民防教育
民防知识:
民防的含义和主要任务:
民防,是公民防护、防卫的简称,是组织人民群众平时放在救灾与战时防空的统称。具体讲就是,和平时期进行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性灾害的救援行动;战争时期组织人民防空斗争,开展抢险抢修、救护防疫、治安等活动。
民防分为平时主要任务和战时主要任务。
平时任务主要包括:
1.开展民防教育。2.建设和维护民防工程。3.建立指挥通信系统。4.制订抗灾救灾预案。5.组织和训练民防专业队伍。6.应付平时灾害。
战时任务主要包括:1.适时发放预警信息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2.组织人员、物资疏散掩蔽。这是战时防空袭的有效措施和基本任务之一。3.组织城市管制。4.消除空袭后果。5.配合军队作战。
民防的作用和主要手段:
民防的作用,是与自然灾害、敌人的空袭和人为灾害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避免和减少损失。民防的作用是与民防的任务密不可分的,民防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民防完成平时和战时的任务上。一是发挥战略威慑作用,力争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以实力避免战争;二是发挥国防教育职能;三是平战结合功能。
民防的基本手段,概括起来就是“走”、“藏”、“消”三个字。“走”,就是适时地组织人员疏散。在空袭或灾害到来之前,把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防护方法。“藏”,就是及时地进入民防工事隐蔽。民防工事具有很好的“三防”(防核、化、生)和防炸弹功能,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消”,就是及时地消除空袭或灾害造成的后果。
防空警报的种类:
防空警报,是防空袭行动的信号。对于战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夺取防空袭斗争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空警报种类有三种:
一是预先警告。它的用途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鸣放方式为: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共3分钟)。
二是空袭警报。它的用途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鸣放方式:鸣6秒,停16秒,15遍为一个周期(共3分钟)。
三是解除警报。它的用途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鸣放方式:连续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防空警报鸣响时的行动:
听到防空警报鸣响时,所有人员应沉着冷静,行动迅速,按照统一指挥进行自身防护。当预先警报鸣响时,与“三坚持”(坚持作战、坚持生产、坚持工作)无关的人员,应迅速停止手中的工作,准备个人防护器材,配齐个人防空应急包内的一切急需物品,了解人防工程的出入口以及进行疏散隐蔽的行动序列。居室内的居民要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炉火,关闭煤气、液化气等,以免遭到袭击后发生次生灾害等。
当空袭警报鸣响时,应迅速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应急包,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人防工程内,避免出现争抢入口、喧哗、吵闹等现象的发生。
当解除警报鸣响时,说明敌人空袭已经停止。这时人员应根据指挥员的统一调度,有秩序地离开人防工程,切不可一轰而散,出现踩死、踩伤等不良现象。
民防工程的作用:
民防工程在战时和平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战时。民防工程能够保障在工程内的人员遇到核、化、生武器和常规炸弹袭击时的安全;保障党、政、军机关继续进行指挥;保证生产进行、医疗救护、物资储备,以保障人民生活和支持战争的需要。
2.平时。由于民防工程具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减少占地面积等特点而被广泛开发利用。利用范围主要涉及交通、储存、商业、生产、医疗等领域,以及地铁隧道、通道等。地下商场、文体娱乐场所、地下工厂、车间、地下养殖种植场等,也都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
民防工程受到法律保护,应按标准建设,不得擅自拆除或影响其使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民防工程的使用:
民防工程有较好的防护功能,能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但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损害。因此,要注意使用要求和在工程内的行为规范。
公共危机应对的四个机制的关系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单纯依靠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难以形成快速、高效、协调的应急机制。因此,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尤为重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平战转换能力,提高全社会避险救灾水平,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社会动员体系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政府主导的社会动员失衡。不同街镇、不同职能部门的社会动员效果差异较大。在街镇层面,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导干部执行政策的方式、物资供应水平、对辖区企业和商户的资源整合水平、危机沟通和舆论引导;在职能部门层面,主要体现在为邻里村提供专业指导、生活物资和防疫防护物资供应、信息共享传递、下沉干部与居委会合作等四个方面。
二是有序的社会自发动员有待提高。在这次疫情中,涌现出许多社区自发组织、有序动员的好经验。但是,一些地区的社会自发动员工作还比较欠缺,志愿者与住村的协调、志愿者的应急培训和有效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三,政府主导的动员和社会自发的动员不是互补的。应急管理领域有句名言“灾难不是交换名片的时候”。社会力量和政府之间的事先熟悉和合作对于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至关重要。在我国,除了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机构外,其他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合作很少,客观上会导致政府主导动员与社会自发动员不互补的问题。另一方面,公众习惯于依赖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征服世界”,缺乏自发形成社会组织应对公共危机的传统、动力和训练。
加强全方位社会动员体系建设。
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区的抗灾能力。
首先,强化党政动员体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第一,常态化下的区域党建共治联盟,战时可以转化为应急联盟。街道、乡镇牵头,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在保障救灾物资供应、参与应急救援、关爱困难群体、灾民心理干预等方面签订互助备忘录,每年联合举行多灾应急救援演练和民防演练。二是定义应急网络模式,取代应急级别模式。以街道、乡镇为核心,媒体、辖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代表等。都纳入应急响应动员网络,形成全社会参与应急响应的局面。第三,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和民防工程,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四是推进网格化动员,建立局部动员和整体动员两个体系,明确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程度和动员范围,确保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整个区域的正常运转。五是加强对居委会书记、居委会干部和网格员的政治素养培训和应急管理培训,鼓励采用参与式等现代教学方式
其次,巩固社区动员体系,实现应急管理门槛和重心的转移。一是调整居委会工作重点和考核。要提高居民满意的比例,居委会要经过几百道门,知道几百种感受,熟悉居住区的情况和人口基数,懂得挖掘社区里有能力、有资源、有意愿的居民。二是吸收和保留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社区能人、专家、意见领袖,将其转化为社区居民小组长。居委会可以通过社区咨询、社区活动等方式与这些团队保持日常联系和沟通。第三,充分发挥社区自治项目资金和党员服务群众专项资金的作用。有关部门可以指导居委会细化资金使用机制,专项资金用于大力培育各类社区居民小组、志愿者组织、互助组织、咨询组织,不断发展社区中青年成为社区积极分子、社区带头人,壮大有组织的社区社会力量。第四,建立以居委会党组织为核心的常态化社区动员网络,在“居委会-楼组长”单一单向动员链条的基础上,拓展“党总支-服务党员、退休党员”、“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委会-社区居民小组”、“居委会-志愿者”的动员网络。第五,是技术赋能和两网融合的数据平台功能和社区云的实名互动平台功能。加强智能传感设备、“慧眼”工程和“一网统管”的衔接,提高基于数据的监测预警水平。社区云互动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居委会在社区日常全流程实践人民民主和网络动员的平台,也成为政府和居民沟通、收集民意和反馈、评估社区实事项目的平台。
第三,建立群众动员体系,激发人民的巨大力量。一是建立日常家庭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向家庭发放完整的应急指令手册,指导公民准备“家庭应急包”并定期更新,提高家庭自救能力,有效平抑正常与非正常情况下应急需求的波动。二是建立“社区应急小组”。各条线职能部门要承担起志愿者专业培训和专项资质发放的职责,在未来3至5年内,加快培养社区居民小组和志愿者组织负责人,确保每个社区逐步拥有一批覆盖常见灾害、具备一定急救知识的专业应急志愿者。三是建立“常驻梯队计划”。以“社区应急队”为主力,定期开展社区风险隐患排查和各类灾害应急救援演练,鼓励专业应急志愿者在居住地开展培训讲座和应急救援演示,向普通居民普及相关知识和方法,整体提高社区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建设防灾社区。
最后,培养救急文化。一是在全社会开展长期的应急救援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树立“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家和城市”的意识。第二,逐步形成自救、互救、政府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意识,塑造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邻里守望体系,引导居民积极配合政府决策,与全社会应急措施同步。三是推动避急救灾教育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