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三大古道”,除了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另一条你知道吗?

出国旅游网 2023-07-13 07:07 编辑:admin 118阅读

中国有“三大古道”,除了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另一条你知道吗?

古人常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往往不单单指各地气候的差异,更有由大山的阻隔而导致的文化差异。那么为了对外交往,开山凿路就成了必然。而隐藏在古徽州腹地的徽杭古道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历经千年风雨的悠悠古道

位于中国东南,连接安徽、浙江两省的徽杭古道,因见证了明清时期中国最为兴盛的徽商群体,而与西北的丝绸之路、西南的茶马古道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古道”。随着现代轻奢行走风的兴起,不失古风又野趣盎然的徽杭古道,如同青山幽兰一般,成为了众多驴友的打卡路线。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的主角其实是徽,而非杭。徽即指徽州,徽州在宋之前一直被称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0年),平定了江南地区的方腊起义以后,改歙州为徽州。到民国时期,徽州之名沿用了800多年之久。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天我们习惯称的徽州,一般代指清代时的徽州府,包括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其范围包括今天整个黄山市、宣城的绩溪县与江西上饶的婺源县。

宋代徽州地图

徽杭古道兴于何时,一直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可否认,徽杭古道的发展史与徽州的兴起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根据唐元和年间李吉甫所著的文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徽杭古道兴起于东汉初年。

东汉时由于部分北民南迁,促使落后的江南地区(汉代的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开始发展。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五胡乱华与永嘉南渡的开始,更多的北民沿着长江与淮河迁入皖南的黄山地区,之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的人口南迁,直到唐宋时期,黄山地区人口才彻底充实起来。

而后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在徽州各地得以传播,徽州的经济与贸易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也为徽商日后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劳动力基础。

《大清徽商》剧照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往来的频繁,新的交通线路不断开凿和延伸。唐宋时期,古徽道已经形成,并作为重要的官方驿道,据《关东茶亭古道纪事碑》载,“南宋宝v丁巳(1257年)六月,邑人胡旦随山势开凿蹬道,以便商旅”。

到了明清时期,徽商在经过了千年来的积淀后,厚积薄发,终于在明中后期登上历史的舞台并大显身手,直到清中期,成为了仅次于晋商的中国第二大商帮。

大清徽商

二、徽杭古道兴起的地理原因

作为当时的两大商业中心徽州与江南来说,物资的交换与商业往来则显得得更加必要,徽杭古道也在这种状态下开始进入繁盛。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为什么徽杭古道的商业会如此发达呢?这就需要从徽州的地形来看了。徽州地处皖南山地,其东有天目山,中部为黄山,南又靠近仙霞岭。而且徽州地少人多,交通不便,生产落后,新安江(钱塘江上游)贯穿全境,北、西、南三面远离繁盛之地。唯有往东能快速抵达南京、杭州、苏州这些通都大邑,因此只有从这些通往东边的古道闯出去,才是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不二选择。

黄山

在古代商业文明最繁盛的地方,往往因为地少人多,就会出现人地矛盾的现象。总览整个清王朝,中国商帮如晋商、宁波商帮、龙游商帮与潮汕商帮等,大多都是面临人多地少的问题。徽商也是如此,徽州由于没有足够的农业用地,所以出门经商就是必然选择,这也是徽商与徽杭古道兴起的根本因素。

随着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在各地兴起,加上中国对外贸易的繁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故土前往更远的地方进行贸易。

而徽商就是其中的典型,徽杭古道将中国两大经济区江南与徽州联结到一起,使徽州与当时最富足的江南地区形成一个贸易体系。当然徽商的经营范围远远不止江南地区那么简单,从当时的空间范围来看,徽商的生意已经远播全国甚至是海外各地了。

自明代以后,在这条成就人生的古道上,走出了像胡富、胡宗宪、胡适等佼佼者。抗倭英雄胡宗宪出则兼济天下,穷则返乡修身,并主持重新修建古道关隘;红顶商人胡雪岩则沿着古道肩挑背扛,从杭州的店铺小伙计迈向一代富豪。

红顶商人胡雪岩剧照

徽杭古道是徽州成长与发展的缩影,见证了徽商曾经的繁盛。这块狭小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个敢于开拓、勇于进取的徽商。后来随着1840年之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徽商的商业空间被极大地压缩,越来越多的徽商走向破产,徽商也渐次走向衰落。而徽商古道这条曾经繁荣的故道,也随之衰落沉寂。

徽杭古道,是古时候连接徽商和浙商进行贸易互通的一条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全长约25千米,据记载,古道修建于唐代。北连黄山,南接天目山,风景秀丽,道路延伸在丛山峻岭之中,吸引了很多徒步爱好者前来。

徽杭古道。也是一条商路道,因为清代的时候徽商的兴起,导致出现了这条商路。

探索来龙去脉,丝绸之路磨难多,丝绸之路与玄奘的故事有哪些?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

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

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

玄奘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

隋大业十二年(618年),玄奘随其兄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

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武德七年(624年)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中西部),相州是当时摄论学的中心,玄奘从慧休学《杂心论》,又到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境内),随道深学《成实论》,再回长安从道岳听受《俱舍论》,并向武德年间来华的中印度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咨询佛法。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42岁,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

扩展资料

玄奘的贡献: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

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当时13岁的陈还是一个不许进入考场的小沙弥,他的剃度显然是一个意外。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政府申请出国留学,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法师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而他的前方却是茫茫戈壁。当玄奘躲避追捕寻找水源时,他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水囊也被打翻。茫茫戈壁中,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尽,奄奄一息。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对于玄奘而言,观音只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匹枣红色的瘦马,显然,这是一匹具有丰富旅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

走出戈壁,玄奘来到今天的哈密境内高昌国,高昌王鞠文泰与玄奘结拜,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偷渡出境的和沿,而是高昌王的御弟。高昌王与玄奘的结拜,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的西行路途再一次受阻。玄奘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的决心。到了第4天,玄奘已经非常虚弱了,鞠文泰只好同意放玄奘走,而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

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30人,实际上这个团队只是一个临时组合,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

公元630年夏,玄奘穿越了中原无数小国,终于踏上印度国土。印度那烂陀寺是玄奘真正的目的地。此后,他开始了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达到了顶风,自这次大会后,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公元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玄奘决定沿着丝绸之路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鞠文泰的约定,玄奘要国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徒中得知,高昌王鞠文泰已经不在人世... ...

玄奘在给唐太宗的书信中言辞非常谦恭,请求唐太宗的原谅和帮助。七个月后唐太宗的回信才到,但言辞热情,请玄奘回国。

公元645年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初次接见了玄奘,初次见面,唐太宗对玄奘深有好感。

一年后,一本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送到唐太宗面前,书中记录了玄奘亲生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中28国情况。

对于当年的玄奘,他念念不忘的是从印度带回来的600多部经书还没有译。有研究者统计,玄奘从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17年6个月期间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75卷,每月约6卷多,也就是每5天翻译一卷。

公元649年,在唐太宗去世的前三天,玄奘完成了《心经》的翻译。玄奘法师翻译的大部分经书都不为平常百姓所知,但《心经》是个例外,整部经只有260字,没有佛教知识的人都知道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公元659年,玄奘法师迁到远离长安城的寺院――玉华寺翻译《大般若经》,这部经书翻译几乎耗尽玄奘所有精力,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后水渠时,不慎跌倒,小腿处稍许破皮,但从那天开始,玄奘再也没有起来。

二月初五夜半,玄奘法师圆寂。

公元664年,中国农历的4月14日,唐朝僧人玄奘的葬礼在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都城最主要的街道, 超过百万人的送葬人群站在街边,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遗体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

为一个和尚举办这种规格的葬礼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总结:

玄奘的一生是一部罕见的传奇。

从27岁那年开始, 他踏上西行的道路。穿过茫茫沙漠,越过巍巍雪山,西域的国王与他称兄道弟,佛教的高僧与他惺惺相惜,印度的帝王对他顶礼膜拜。

长达两年的徒步旅行,12000公里的行程,穿越108个国家,在1300年前,玄奘用脚步丈量了丝绸之路。 19年后,他载誉归来,重回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 此后的生命中,他日夜无休,翻译佛经。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玄奘不仅仅是一位佛教徒,还是伟大的翻译家、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地理学家。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儒学世家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三法印 四圣谛 八正道

佛性 三宝 五蕴 涅盘 缘起

三无漏学 十二因缘

修行位阶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鸠摩罗什

龙树 慧远 菩提达摩 智

玄奘 莲花生 惠能 虚云 印光

宗派

大乘 小乘 上座部 藏传 汉传

显 密 宗 教

经典

法华经 华严经 楞严经 楞伽经

心经 金刚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日经 维摩诘经 药师经 坛经

阿含经 百喻经 涅盘经 圆觉经

大般若经 大智度论 成实论

圣地

八大圣地 四大菩萨道场

维基主题:佛教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为东汉名臣陈(104年―187年)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养。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被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盘》,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玄奘跟长捷法师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听。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先后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盘》,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其才能倍受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r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但他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1],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

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627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

经过高昌国时,得鞠文泰礼重,沿着西域过帕米尔高原,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佛经,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兰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大乘天”,被小乘教徒誉为“解脱天”。

玄奘的一座雕刻,在西安大雁塔

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646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2]。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1962年,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

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翻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和日本。

玄奘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虽然此宗持续时间并不很久,但它的许多学说却深深地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

由玄奘大师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由于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成为印度历史研究不可缺少的文献。

玄奘于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2月5日)辞世,最初葬于白鹿原云经寺;669年,改葬于少陵原(又称凤栖原),建有舍利塔,并在此兴建兴教寺。

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也是《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原型,玄奘当时西天取经的路线就走的是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