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地利 气候
奥地利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业:奥地利的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旅游业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均有不俗的表现。此外,金融业、通信业、咨询业、教育业等服务业也是奥地利的重要收入来源。
2. 工业:奥地利的工业生产较为发达,主要以机械制造、制药、化工、汽车制造等为主。奥地利的一些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竞争力,也为奥地利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3. 农业:奥地利的农业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果、蔬菜和小麦等作物,养殖牛、猪、家禽等畜牧业也比较发达。农业虽然不是奥地利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也在国内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4. 资源开发:奥地利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林业资源,因此水电站建设和木材加工也是该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总的来说,奥地利的经济比较多元化,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奥地利降水
西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总的来说,是呈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温差较小的特征;但是全年多雨,尤其是冬天,其实这一点,在英国就可以看得出,而且最近一周内,西欧都是阴雨天气。
对于南欧的主要旅游国家就是诸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土耳其等等,那这些国家的气候又是怎样的呢?南欧地区就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从这一气候属性就可以知道,南欧气候特点就是: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冬日温度在5-10度左右,夏日温度在21-27度左右,其年降水量约350~900毫米,主要集中在冬季。由此也不难发现,南欧也是冬季多雨,且一周内也是小雨天气。
紧接着就是轮到东中欧地区了,大致就是德国、瑞士、捷克、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家了,从这些国家来看,就可以大致感知出该地区西欧、南欧的气候差别还是挺大的,那事实也是如此了。东中欧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就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较大,四季分明,降雨量少且集中夏季,冬季多雪。要说现在九月的东中欧气候,还算理想。
三、奥地利特大洪水
1、全球最吓人的大暴雨之伦敦特大暴雨,被称为“史诗级的暴风雨”,这场暴风雨导致伦敦整个城市都变成了汪洋。然而最恐怖的是,这场大暴雨没有止步英国,而是扩散至整个西欧,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都被特大暴雨笼罩着,多个国家的城镇都被淹没,堤坝也崩溃。有数百人因为暴雨死亡,还有上千人失踪;
2、全球最吓人的大暴雨之格陵兰岛特大暴雨,格陵兰岛海拔3216米的地方暴雨从天而降,冰川将加速融化,最终会导致至少70亿吨水伴随着暴雨流失。对于暴雨发生的原因,有研究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北半球的极端高温引起的。科学家警告说,当温暖的洋流在冰下形成环流,可能会导致冰松脱并漂走,冰在漂走的过程中会持续融化。世界上的许多大城市和部分最好的农业用地将被淹没,同时被淹的还有滨海生态系统;
3、全球最吓人的大暴雨之澳大利亚罕见大暴雨。持续四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澳大利亚部分地区迎来了多年来最大的降雨。但万万没想到,这场大雨并不是救命的大雨......而是一场灾难性的大暴雨并且引发了洪灾。街道上的汽车直接被水淹、被树砸。人们从阳台上看出去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如同世界末日一样,千上万人用不了电。
四、奥地利衰弱
雅利安 的概念最大,大于一个民族,基本等于北方的白人,古印度的白人 (刹帝利)也是其一支。
日尔曼 是一个北方游牧民族,整个北欧的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是日尔曼人。德意志 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现今的德国,瑞士一部分,奥地利,及周边地 区 普鲁士 是一个国名,像中国的秦国,早期只是一个小国,后来由于奥地利皇 族的衰落,及其联合英国打败拿破仑的胜利,而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 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统一了北德意志,即现在的德国 德意法分的并不是拜占庭帝国,而是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在希腊和小亚细亚。五、奥地利发生了什么
面积为83850平方公里,人口7555338人(1981),其中99%以上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马扎尔人。居民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德语。首都维也纳。奥地利曾是欧洲大国,历史悠久。其疆域屡经变迁。
古代奥地利地区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发现这一时期的工具、雕刻及岩壁绘画等,典型代表有维伦多府的女性雕像。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线陶文化的居民曾在此地生活。约公元前750~前450年间,此地已属早期铁器时代,伊利里亚人在这里创造出有较高水平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自南北两面涌入,奥地利被迅速克尔特化,公元前2世纪建立起包括东阿尔卑斯山广泛地区的诺里孔王国,开始了同意大利和巴尔干诸国的经济联系,氏族社会开始解体,阶级关系逐渐形成。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帝国向多瑙河地区扩张,继和平渗透之后,于公元前15年武装进占,在克尔特王国的基础上设置罗马帝国的瑙里库姆行省,奥地利东部则归入罗马的潘诺尼亚省。此后,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在罗马兵营和移民聚居点的基础上,形成了维也纳、林茨、萨尔茨堡等城市。公元300年后,基督教开始传播。376年,西哥特人(见西哥特王国)入侵,这一地区成为民族大迁徙的角逐场,日耳曼人、匈奴人、阿瓦尔人和马扎尔人交迭统治。8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击败阿瓦尔人,建立起边疆伯爵领地,作为加洛林王朝的东部边区。881年马扎尔人侵入该地。955年,奥托一世在莱希费尔德之战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该边区。976年,巴奔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奥托一世封为边疆伯爵,将领土扩大到多瑙河两岸,并成立新边区。海因里希二世时期(1141~1177),向北扩大领土,直到北部“林区”。1156年升为公国,迁都维也纳,巴奔堡家族发展到了顶点。此后,其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世袭公爵领地。1246年,巴奔堡家族的最后一个国王腓特烈二世(好斗者)在同马扎尔人作战中阵亡,该家族男嗣断绝,波希米亚的奥塔卡尔二世为奥地利公爵,国土为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瓜分。巴奔堡家族对公国的统治长达270年(976~1246),先后有12个统治者。近3个世纪里,生产力得到发展。利奥波德五世时,文化繁荣,教堂成为神学和一般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被称为中世纪的“黄金时代”。
1273年,神圣罗马帝国空位时期结束。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被选为德意志皇帝(1273~1291在位),1278年收复被瓜分的巴奔堡领土,从此开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鲁道夫之孙、皇帝腓特烈三世(美男子)1315年与瑞士、1322年与巴伐利亚作战失败,失去莱茵河以南领地。此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成为对奥地利的统治。1335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跛子)获克恩滕和克赖因两地,1379~1438年王朝疆域扩展到西部的富拉尔贝格和南部的的里雅斯特。1438年起,除1742~1745年外,直到1806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统治者始终保持德意志皇帝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在扩大国土方面,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的功业超过其前辈,他通过联姻,于1482年获勃艮第和尼德兰,又通过其子女的婚姻,获得西班牙及西属庞大殖民地,以及那不勒斯-西西里。查理五世(1519~1556在位)时,奥地利领土扩张达到顶点,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521~1522年,查理五世将部分领土封给其弟斐迪南。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和西班牙-尼德兰两支。
近代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成为若干独立国家的松散联盟。17世纪至18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不断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它和土耳其因争夺匈牙利,曾多次战争,直到1699年兼并匈牙利。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获大片土地,成为强国,但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奥地利屡战屡败,威望下降。为保证哈布斯堡领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领地的继承权,皇帝查理六世于1713年颁布《国本诏书》。查理六世1740年逝世后,其女玛丽亚·特蕾西亚根据《国本诏书》继承王位。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见彩图),奥取得防御性胜利,但失去西里西亚等地。在此后的七年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击败。为巩固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玛丽亚·特蕾西亚及其子约瑟夫二世锐意改革,使奥地利的经济、文化获得巨大进步,影响巨大。
奥地利军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三次参加反法联军,均遭败北,弗兰茨二世1804年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法国保护下的“莱茵邦联”建立,弗兰茨二世正式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帝国。1809年起,K.W.N.L.von梅特涅出任奥地利外交大臣,变反法政策为与法进行策略性合作。1813年,奥地利又转而参加反法联军,K.P.zu施瓦岑贝格领导莱比锡会战,次年3月攻占巴黎。梅特涅主持维也纳会议后成立神圣同盟,奥地利恢复大国地位。
• 1848年,维也纳爆发武装起义,梅特涅体制被推翻,奥地利产生了第一部宪法。匈牙利也发生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国,但遭奥、俄镇压,帝国专制统治更为反动,政治倒退。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国内矛盾激化。1867年,奥匈妥协,成立二元制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时期经济、文化有发展,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帝国内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政治和民族的平等,德、奥、俄“三皇同盟”(1873)和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1882)签订后,1908年奥匈帝国宣布合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引起塞尔维亚王国的强烈反感,奥塞矛盾尖锐化。1914年奥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同盟国战败,帝国瓦解。11月12日,举行临时国民大会,宣布成立共和国。次日,查理皇帝被废黜,封建帝制从此结束。
现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波兰各自脱离奥匈帝国独立,以德意志人为主的奥地利共和国,即第一共和国成立后,由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联合执政,社会民主党领袖K.伦纳出任总理,国内经济凋敝,社会动乱。1920年,社会民主党成为反对党。1922年,奥地利获得国际联盟的经济援助。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奥地利财政银行于1931年倒闭,财政濒于破产。1932年,E.陶尔斐斯出任总理。他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依靠法西斯意大利,1934年3月同B.A.A.墨索里尼签订《罗马议定书》,以对抗纳粹德国,维护国家独立。1934年7月,纳粹党卫军举行武装暴乱,陶尔斐斯被刺身亡。K.von舒施尼格继任总理。1936年,德意结盟,奥地利完全孤立。1938年2月,A.希特勒迫使舒施尼格签订《贝希特斯加登协定》,3月12日,奥地利被纳粹德国武装吞并,第一共和国灭亡(见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成为纳粹德国的“东区”,1942年又改称“阿尔卑斯和多瑙行政区”,作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此同时,奥地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在国内外十分活跃,并积极参加了1944年的“七·二○”反希特勒斗争。1945年5月,盟军分区占领奥地利,以K.绍克尔为首的抵抗力量配合苏军解放维也纳。同年社会党和人民党先后重建,4月成立以K.伦纳为首的临时政府,建共和国,即第二共和国。1946年,议会及内阁职权得到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当局承认。1955年5月15日四个占领国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即奥地利国家条约。条约确认1938年的奥地利的领土完整。同年10月占领军撤出,国家主权完全恢复,10月26日国民议会通过联邦宪法,宣布奥地利永久中立,该日被定为国庆日。
第二共和国成立后,政局稳定,1945~1952年,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得到复兴。外交上积极参与欧洲和国际事务,致力于缓和与谅解。50年代中期以后,奥地利先后参加联合国、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奥地利注意睦邻关系,对东西方实行“均衡外交”,并努力促进缓和和裁军。1971年5月同中国建交,两国的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