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自然景观共有哪些?

出国旅游网 2023-08-01 13:45 编辑:admin 201阅读

一、地理中自然景观共有哪些?

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等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喀斯特地貌(英语: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二、各类景观地貌典型代表的名称与特点.

东非大裂谷:构造断裂带. 特点:裂谷特别长,堪称世界第一

青藏高原:板块挤压消亡边界. 特点:世界屋脊.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 特点:典型地上河.

三、中国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中国的地貌类型有:

1、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

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3、海岸地貌: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4、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貌

1,重力地貌

重力地貌是指山坡、谷坡和岸坡上的岩石风化破碎后,主要受重力及水的作用下,发生不同形式的位移所形成的一些地貌形态, 称重力地貌,如滑坡、倒石堆、岩屑锥、泥石流等。研究它们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

2,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3,黄土地貌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历代在治理黄河下游河患方略的讨论中,已认识到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是其根源。

4,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这一专业名词自斯文赫定(Sven Hed in)自1903年正式提出,并为地学工作者逐渐接受,进行研究以来,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5,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中国的地貌类型有:

1、黄土地貌: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

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3、海岸地貌: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4、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中国的地貌类型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地貌类型

人们很早已形成地貌类型的概念,并运用诸如山、丘陵、平原等词汇,这些都是单纯按形态特征划分的。近代地貌学诞生以后,按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仍是划分地貌类型的一种方法,如德国A.彭克1894年分类划分出平原、山崖、河谷、山地、凹地、洞穴等类型。

但更多的学者采用形态成因原则分类,如美国W.M.戴维斯1884和1899年提出按构造、营力和时间形成地貌的三要素进行分类;

苏联K.K.马尔科夫1929年提出按地形发育的3个基本要素(形态、成因和年龄),划分出侵蚀-大地构造地形、构造地形、刻蚀或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等类型;

中国沈玉昌1958年按成因划分出构造地貌、侵蚀剥蚀的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火山地貌等 5个类型。按形态成因原则划分地貌类型的情况也很复杂,根据不同的性质、特征就有许多不同的分类。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地貌有: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