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春山居图是什么山?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
山居图里的山,并不是指某一座山,而是今天浙江钱塘江杭州富阳区段的一片山水。
并不是指某一座山,而是今天浙江钱塘江杭州富阳区段的一片山水,钱塘江富阳段江名为富春江
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用什么纸画的?具体什么材料?
麻纸。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
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扩展资料
黄公望的一生可谓是典型的先儒后道,由官场而江湖的人生。
少有大志、青年有为的他历任书吏、掾吏,后蒙冤入狱,饱尝磨难,遂不问政事,浪迹山水,并入道教全真派。大约在知天命的年岁,此公选择于富春江畔隐居,并投入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师法赵孟\、董源、巨然等名家,晚年大变其法,跃身“元四家”之首。
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前后,七十八岁的黄公望从松江归富春江,携好友无用禅师同行,由于二人交情颇深,黄氏遂答应做一山水画赠之,其后三四年间,他呕心沥血、辗转两岸,将毕生心得与才学诉诸画笔,终于1350年始告功成。
卷作长达六百三十六点九厘米,画中秋景浩渺延绵,气度广远,其间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皆疏密有致、变幻无穷,真有仙风道骨之神韵,非苍简朴厚之笔不能逮。
清代画家邹之麟在题跋中称此作为“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代表了后世对此水墨山水巅峰之作高山仰止的共同心声。
四年后,八十五岁的大痴道人便驾鹤西去。生命的收官之作已然完成,不过,画卷的传奇却才刚刚开始。当初,无用禅师在接此画时即表示“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必然,此言竟一语成谶。
其后六百多年间,画作劫波渡尽的传奇经历,让它成为华人印象里中国文化传承的经典记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富春山居图》的前世今生
黄公望的画法的话,应该是半生熟的宣纸,你可以试试煮锤纸或者也可以自己用生宣自己做底色的时候加入一些茶叶水或者其他的,这样效果比直接煮锤纸好一点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黄公望的,而元朝早就有了造纸术。《富春山居图》又属于写意山水,所以说国画肯定用宣纸,写意画那就是生宣了。
富春山居图:
中国话当然是宣纸了。
水墨画吗当然是宣纸了
三、富春山居图画的是哪里?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浙江富春江。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
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富春山居图的特点: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由画家黄公望于1347年至1350年间完成,这幅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前、后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从布景到造型语言都反映出将主观情怀融于自然景物中,创造了“平淡天真”的艺术境界。
四、富春山居图属于水墨山水画还是青绿国画山水
水墨山水画
五、富春山居图属于哪种类型
属于中国画的山水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