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四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四立表示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天气变化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者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先祖根据农耕推算了二十四节气。一年有365天,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国古人又将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总共二十节气。这二十四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