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下氧气乙炔怎样放?

出国旅游网 2023-03-16 13:02 编辑:admin 280阅读

一、矿井下氧气乙炔怎样放?

1)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乙炔保管与存放

(1)乙炔瓶的使用现场,存放不得超过5瓶;贮存量超过5瓶但少于20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贮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

超过20瓶,应设置乙炔瓶库;贮存量不超过40瓶的乙炔瓶库,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生产厂房毗连建造,其毗连的墙应是无门、窗和洞的防火墙,并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2)贮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m),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3)贮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在其附近应设有消火栓和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贮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贮存。

(6)贮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7)乙炔瓶库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乙炔站设计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

二、煤矿煤层自然发火应急措施?

所谓广义的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概念,旨在是防止煤层自燃火灾发生,其次是防止已形成的自燃火灾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损失。其内容包括煤层自燃倾向性和自然发火危险性预测、火灾预防、火情预报和火灾处理4道防线。

预测是防自燃火灾的第一道防线。所谓预测即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已有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调研分析,在煤层开采之前预测其自燃危险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火源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为有针对性预防提供科学依

据。准确的预测可大大降低防火的盲目性,使防

自燃发火行为具有针对性,提高防火效益。

第二道防线是预防,即防止自燃火灾发生。预防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预测结果,针对有自然发火危险性区域采取开采技术、通风安全和专项防火措施,破坏引起煤层自然发火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达到防止自燃火灾发生的目的。

第三道防线是预报。在预防失效后,煤层自燃处于萌芽状态,即产生了高温点。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监测监控系统.检测自燃火源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及时发出报警,以便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处于萌芽状态高温点和自燃火源进行处理和消除,防止火灾形成或扩大,避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最后一道防线是火灾应急处理。在预防和预报都失效后,及时而迅速地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达到抑制火灾规模扩大,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预测是基础,预防是中心,预报以弥补预防之不足,充分的灭火准备则可大大减少火灾损失。

三、矿井安全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

【论文摘要】煤矿井下为什么要进行通风?不进行通风不行吗?经过实践证明,不进行通风是不行的。因为井下要生产就要有人,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其次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沼气等,如果不排除这些气体人们也无法生产。井下由于受地温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井下恶劣气候条件进行调节。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更多参考.

%BF%F3%BE%AE%CD%A8%B7%E7%D3%EB%B0%B2%C8%AB&tn=baidusite

四、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选项正确;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