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哪部著作记载石油?
石油还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明朝李时珍(公元1522-1596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 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宋应星(1587—?)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把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石油的开采工艺作了系统的叙述。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一部化学工艺百科全书。
二、明朝的捐纳制度史料记载?
在明朝时期,捐纳制度在朱元璋时期一度被废止,但是“土木堡之变”之后,为了扩充军备,明朝的财政赤字非常严重,要知道军备是最烧钱的,而在朱元璋时期税率就给限制死了,所以捐纳制度又重新开启,口子一开,之后就越开越大。
1453年为了赈济灾荒,当时朝廷下令,如果向灾区捐献800石粮食的,可以成为贡生,也就是说有资格到国子监就学,这种学子也被称为纳贡生。由于明朝的财政税收一直比较低,而且又是一个依靠农业税的朝代,因此捐纳几乎成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捐纳在明朝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到了正德年间,即使不是儒生身份的,也可以通过捐纳获得儒生的身份,这一类被称为例监生。而且纳贡生和例监生,都是有做官的资质的,相当于官员预备队,和先秦时期有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通过捐纳获得官职呢?在明朝,科举3年举行一次,要通过童生-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如果按部就班从童试到会试,往往需要20多年的时间,如果你出生在竞争激烈的江南地区,可能花费的时间更多。
明朝时期著名的文人文征明曾经做过统计,当时苏州府一共有1500名生员,也就是考生,3年内仅仅有3.3%的人成功走向仕途,和我们公务员的录取比例有一拼。
正如梁启超所言:“邑聚干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干举人,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科举录取比例巨大差距,导致捐纳制度的长盛不衰。
很多生员要想成为贡生,往往需要等很多年,当时把生员晋级贡生的过程称之为“挨贡”,也就是需要很多年熬出来。而捐纳可以让这些考生跳过从童生到贡生的漫长过程,直接晋级为贡生,算是一种捷径,因此在明朝很受欢迎。
捐纳,未必全是为了考试,它已经成为科举制度的有机部分,是社会流动的工具,对于作为社会流动的主体的人来说,捐纳在本质上就与科举并无二致。倘若你有更多的经济实力,可以通过捐纳成为知县、知府或者品级更高的官员。这样就可以让一些富裕者,尤其是工商富户有资格参与政治活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捐纳的多种用途
捐纳除了应对军需,赈灾之外,捐纳还是入仕与铨选的资格、取消或减轻处分、升官晋级等社会问题相关联,捐纳作为社会流动工具,不仅可以推动人才的上行流动,还可以对可预见的下行流动的一种预先防范措施,当下行流动发生的时候,可以利用捐纳减轻或者避免下行流动所带来的损失。
民间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捐纳成为社会互动的产物,清朝捐纳既可以捐贡生、监生,还可以捐实官资格,还可以捐顶戴、翎枝等虚衔与封典既可捐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府以下、武职参将游击以下等升迁,又可捐降革、留任、离任、原衔、原资、原翎捐复等维持或防止降职;既可捐分发指省、加级、记录等任职,又可捐补原缺、免试俸历俸、实授保举、实用离任、引见、投供、验看、回避等,名目繁多。
捐纳可以捐即选即用,任职已着先鞭;铨选后可以捐升,捐保举,升迁步伐加快;为官后可捐考满等,可以事先防止下降;如遭降罚,因故去职,可以捐复,拓宽自新再生之路。明清时期无论正途杂途的官员,利用这种机能者大有人在。
捐纳与科举同样是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支持着科举,捐纳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还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长期有效性,科举的作用仅仅限于取得出身资格,一旦取得了这种资格,科举作为社会流动工具的作用就基本结束了,而如果将社会流动放宽到人的整个生涯时,捐纳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则具有一种终身有效性。
捐纳防止下滑流动的机能性,捐纳与科举一样,向“贱籍”之外的所有社会成员开放,但捐纳所具有的庶民性远较科举广泛,完全循科举求得出身,一定的学力和经济力的结合是科举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捐纳制度下,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均可捐纳取得出身,一时无法筹措资金的人也可通过借贷的方法捐纳,从而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捐纳使用的柔软性,科举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有着严格的使用条件,要由本人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指定的考试,而捐纳则不然,无论本人自理还是他人代办,无论是作古之人还是刚出世的婴孩,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异乡,作为社会流动的工具,可以满足各类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即庶民可以借此获得出身和官僚的铨选资格,官僚可以用它尽快升迁或防止地位下滑,官民还可以用它来光宗耀祖。
将捐纳结合科举制度考察,再比较捐纳制度与科举制度的特性,从而形象地再现了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在中国明清社会的功用,正是此项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创意。
三、关于明朝内库的记载?
明朝建立之初,内库主要是负责管理国家公共财政事务,同时连带着负责皇室贵族的各项支出。其中,官僚阶级主要负责国家公共财政事务,各库在内府之外。
内府中负责掌管皇帝私人财政支出,由宦官亲自打理,此时内库内部的财政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而且互不干扰。内库在明朝前期一直都是负责整个王朝财政支出的主要机构。
到了正统七年,太仓库成立,但是一直到成化末年,太仓库都没有占据重要地位。到了嘉靖年间,太仓库逐步出现了收支银钱的规定。
明世宗曾派人将送入太仓库的银钱倾销成锭,八成色之下的当作月粮,其余的便发往边疆地区充作军饷。
而且太仓库收上来的款项中几乎都是专款专用的,所以此时的太仓库更像是一个暂时保管银钱的中转站。
万历年间,太仓库一些原本需要实行的规定,已经随着时间推移不再按照当初的要求落实,所以时常需要重新申明。虽然后来太仓老库中的库银越来越少,无法对明朝的财政支出产生太大影响。
但是太仓库内部对老库的收支依然是需要谨慎对待的事。崇祯初期,为了避免新旧库在收支过程中带来的弊端,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手续,便将各地送到太仓库的现银当场发放给各位官员,不必再经手太仓库了。
明朝初期,太仓库还未建立,除了粮食,其余各项财政收入都要归于内库储存,用于皇室贵族以及国家公共事务的开支。
明朝内库的收入范围大,除了各种税收,还有明朝时期引发的大明宝钞存放于内府库中。
此外,凡是有官员违法的,其没收上来的财产以及各种赃款都要交给内府赃罚库。正统时期,内库的财政以皇室贵族为主。
后来,明英宗还将原本属于官僚阶级管辖的、隶属于内库的几个子库,全部迁移到内府之中。
后来到了正统七年,才建立了一个与内库相独立的,暂时储存粮草银钱的太仓库,直接受户部官员管理。可见,明朝初期设置的内库,是集为一体的机构。
到了万历年间,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内库与太仓库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互不干扰。内库主要供给宫中皇室贵族私人开支,而太仓库中的存银则用于应对边防措施。
到了崇祯年间,大臣们见自己难以改变情况,无法扭转太仓库面对的经济窘境,便只好毅然放弃了。
所以,内库从公到私,成为皇室的财产机构;而太仓库从保存财政盈余的中转站成为负责重要财政开支的核心机构,两者的变化显而易见。
四、关于明朝海盗看什么书?
关于明朝海盗的小说可以看《明末小海盗》,《大汉龙腾》,《大明之雄霸海外》,《迷失在1629》,《龙之海上帝国》《1640四海扬帆》,《大明海寇》,《海上马车夫》,《龙起明末》,《明末之海上雄师》,《明末海霸》,《回到明朝当海盗》等等,这些都是相关的小说。文笔尚可,闲暇时不妨看看也行。
五、爆米花记载在明朝的哪部典籍?
十三那天要把谷物放到锅中炒,爆裂的谷物发出“腷膊、腷膊”的响声,人们用它祭猛将,也用它祈祷丰年。这东西江南一带叫作“爆孛娄”,而北方人叫作“爆米花”。
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收录一首佚名《爆孛娄》诗,生动有趣:
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
就锅抛下黄金粟,转于翻成白玉花。
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
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
正月十三那天,家家户户爆米花,受热爆裂的米花如梅花。女人们祈祷今年添个小宝贝,男人们希望今年获得大丰收。
六、明朝有记载元旦扁食是什么?
扁食就是饺子或者水饺。北方叫饺子,南方叫水饺。
七、明朝海盗汪直杀对还是杀错?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杀错,而且是大错。
第一,作为一个受到招安的人,又逮过来杀掉,有损国家形象,以致今后再也没有人会真心投降。
第二,杀了王直,东南的“倭寇”们将失去束缚,整个局势将极度不可控,事实证明,自从五峰死后,“倭寇”便将矛头,由明朝政府,对准了整个明朝,将整个东南搞得一塌糊涂。
第三,明朝失去了一批现成的商路,从日本一直到马六甲,这些商路如果能被政府收编,一年至少可以提供一百万的税收,如果进行开发,更能提高到数百万,甚至千万,可惜一切都没了,月港开关,等于在东南打成一片萧条的情况下,在束缚手脚的情况下,重新开拓商路。
第四,在月港开关不久,西班牙便彻底控制了吕宋,英国人、荷兰人也摸了上来,整个南洋已经不是中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状态了。
失去了王直,某种意义上,也就失去了海洋。
不仅是明朝失去了海洋,更是中国失去了海洋。
八、明朝海患和海盗的关系?
明朝海患特指倭寇袭扰,侵犯沿海百姓,海盗主要是在海上打劫商船,影响贸易
九、爆米花最早的记载明朝哪部典籍?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玉米就出现在《本草纲目》中:玉蜀黍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并且记录的使用方法让现代人看了估计会直呼内行: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这不就是爆米花吗?
不过想想也是,我们小的时候看见的那种蹦爆米花的“炮”,这种老物件估计很久以前就出现了。
十、明朝记载的扁食指的是什么?
饺子
明朝《宛署杂记》中记载:“岁时元旦拜年: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其中匾食指的就是饺子。扁食是北方的方言,一般指水饺、锅贴之类的面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