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大节日有哪些?

出国旅游网 2023-03-29 09:45 编辑:admin 81阅读

一、2022年重大节日有哪些?

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2、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3、龙抬头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4、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5、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6、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7、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8、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9、中元节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10、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重阳节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12、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实际形成不早于宋代。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13、下元节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14、冬至节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15、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6、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17、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二、2022年除夕是大年三十吗?

2022除夕不是大年三十,而是腊月二十九,即阳历2022年1月31日。在人们印象当中,没有年三十的日子好像很少见,这是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5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并不是每年农历最后一天都是大年三十,这也不是国家可以统一规定的,因为每年的是否有大年三十都是按照农历来推算的。2022除夕不是大年三十,而是腊月二十九。

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就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被天文学家称之为“朔”,两个“朔”之间的运行长度就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月球绕地球运行呈椭圆形轨道,月球离地球远时,运行速度较慢,近时运行速度较快,也就是说月球运行速度时快时慢,因此出现日月运行重合时间的不固定性,两个朔之间也没个固定周期。

但一个月的天数又只能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并且大小月并不固定,必须逐月推算。若某一年的腊月初一与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间恰逢小月,那就没有年三十了。像2022年恰逢小月,就没有年三十了,但2023和2024年逢大月,所以这两年有年三十,像这种小月的情况大约三至五年会出现一次。

三、2022年的哪一天是新年

2022年2月1日是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