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 铜版画 历史?
德国铜版画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
二、二战德国党卫军阅兵图片?
去找找帝国的毁灭这个电影吧,好像有点
三、什么起源于十五世纪的德国微型版画?
藏书票是一种小型版画作品,发源于十五世纪的德国,盛行于西方世界,其作用是装饰和美化书籍。
四、丢勒的版画德国绘画中最早的真人?
丢勒的版画《亚当与夏娃》是德国绘画中最早的真人比例裸体像。
五、德国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为何苏联还不慌不忙地红场阅兵?
阵脚不乱,鼓舞士气,阅兵结束再开战。
六、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属于表现主义流派还是现实主义流派呢?
- Käthe Kollwitz -
珂勒惠支的画作是伟大的诗歌,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与悲痛。她用阴郁和纤秾的同情,将战争的残忍收入眼中,发出了「牺牲的人民的沉默之声」。
-- 罗曼·罗兰
凯绥·珂勒惠 | 1867-1945
1867年,凯绥·珂勒惠支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德裔商人家庭,14岁时开始学习绘画,1889年与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并开了一间小诊所。在那里,珂勒惠支开始直面病痛、死亡、饥饿、失业、悲惨的妇女与儿童,对无产阶级抱有极大的同情。创作出一系列描绘无产阶级所受的压迫,和绝望中反抗的作品。1898年,珂勒惠支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1914年,珂勒惠支的儿子彼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给她带来了巨大悲痛,之后创作了许多以悲伤母亲形象为主题的作品,宣扬反战思想。1939年,珂勒惠支的孙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珂勒惠支却未能等到和平盛世。走过78个春秋的她,于德国去世。
作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德国版画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既是一位情感深邃母亲,也是一位勇敢无畏、宣爱和平的战士。
她以对战争、不公与苦难的刻画而闻名,而她的作品不单作为一种情怀的存在,更是一种极具感召力的身体力行的行动。珂勒惠支一生守护着时代的良知与艺术的真挚,社会越是动荡,她目标越是明确,以充沛的表现力激荡着时代的回响。
伟大的风格和美丽的形式,是最高级的反抗表现方式。
-- 阿尔贝·加缪
珂勒惠支的作品刻画着「生与死」、「喜与悲」、「战争与和平」、「母亲与孩子」等主题,基于对人类世界的感知与对生命灵光的体验进行着创作。她拥有一颗悲悯的心,但却并未以悲悯的视角来切入生活、切入创作。这种创作方式不仅与她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她自身的生命密不可分。
珂勒惠支的一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不同的战争期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与孙子,此后,「母亲」成为珂勒惠支作品里的主要形象,她们绝望、瘦弱甚至枯槁,力图用身体保护还没有被弹片伤害到的孩子,她的作品似乎是含着泪叠出,而母亲的枯骨却似山般沉重。
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真实直白,对于战争的控诉分外有力。她运用作品以自身个体的生命体验触及着群体的生命状态。
这幅《哀悼去世孩子的女人》几乎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这也是凯绥·珂勒惠支关于战争的一幅最重要的作品。
死去的孩子静静躺在母亲的大腿间,画中的人物笼罩着一层骨白色,细微特征清晰可见。母亲如同一个粗陋的老妪,仿佛刚从一个噩梦中醒来,一个所有父母都会被困住的、最糟糕的噩梦中醒来。她身上沉重的肌肉就好像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作品《哀悼耶稣》中的玛利亚一般,但是在这里悲伤把她变得更像是一个动物而非一个圣人。悲伤化作阴影蔓延向她裸露的四肢。她的嘴巴埋于孩子的胸间,似乎想要把她的孩子从死神那里唤回。
这是一个无助而仿徨的时代,我要经历这个时代、勾勒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
-- 凯绥·珂勒惠支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死亡与物资的缺乏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政府为解决种种问题大量的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丈夫的妻儿们,无法得到这个国家起码的温饱保障,这悲惨的生活真实地反映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
珂勒惠支的作品如同揭开疮痍的手术刀,以尖锐的形式将战争的残忍刻画,以画笔剖析着人性。
珂勒惠支的大多数作品创作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幅《人民》中我们看到沧桑的脸、饥荒、眼窝凹陷的民众与破碎的疼痛感,类似这样的图像充满了理直气壮的恐怖和强悍的抗议。
当珂勒惠支用作品来回应这些20世纪发生的主要剧变时,她并不像毕加索或戈雅一样,以一种荒诞感呈现战争和旧时光。她以作品表达对于世界和平愿望的方式更像是一条充满悲伤的黑色隧道。
贫苦的农民、无望的工人、羸弱的妇女、饥寒的儿童……是珂勒惠支表现的模特,画笔下的他们是时代的英雄,身处苦难之中、在生与死的一线之间挣扎。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没有美丽的形式,一声声静态的怒吼,背后张扬着艺术家深沉的情感与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那是革命者的呐喊。
珂勒惠支无声的描线侵人心髓,如一种惨苦的呼声,在希腊和罗马时期都未曾听到过的呼声。
-- 德国剧作家 G·霍普德曼
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有存在双重的反抗 : 一是反抗社会阶级与战争的残忍,二是反抗固有美学认知的做作。
珂勒惠支以版画为主的创作形式,回避了无病呻吟式的美感,创造出另一种撼人心魄的美感。她将黑白交织以适当灰度,在使主题更单纯、更凝练的同时建构起强烈的对比与反差,穿过视网膜的底层直击灵魂深处。作品尺幅虽小,但却更凌厉、更尖锐地拷问着赤裸裸甚至血淋淋的现实。其中所饱含的力量,仿佛响彻云霄的号角声,全力反抗命运、反抗压迫、反抗所有的不符合公理的一切。
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空间的魅力,是因为艺术家用共识的、无分别的艺术语言表现着具有普世意义的主题。
人类虽然种族不同、文化有别,但其所追求的理想中,有许多价值观念是相同的,如:爱、和平、生存、尊严、自由、平等 、正义、幸福、安全等等。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但人性未变 ,人们周而复始的上演着一系列的激烈冲突。
此时 ,让我们再翻看珂勒惠支在那黑白之间言简意赅塑造出的一个个令人窒息的场景,那是不以隐忍粉饰真切的残忍,那是沉重喘息间心灵的剖白。
愿: 世间和平 ️
更多博物馆收藏
战争一直伴随我到生命的最后,如果全世界的战争都结束,那该多好。
-- 凯绥·珂勒惠支
文字内容参考 :
《凯绥·珂勒惠支》--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浅谈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魅力》-- 刘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